以後都得在她跟前裝乖,就是氣到要死也絕不敢在沒有把握之前衝著她撩爪子。
至少以後這幾年內,她們家都能過得平風無浪、順風順水的。
等過了這幾年的動盪,熬到了改革開放。再也沒有了那要命的成分說,只要遵紀守法都是好公平的時代,誰特麼的還拿個沒有芝麻大的小小村長當個屁放啊?
一邊琢磨著以後的好日子,一邊利利索索地把土豆擦絲再用小青石磨給磨碎、濾汁兒。
趁著澱粉沉澱的功夫快手快腳地拾掇了些個榛蘑、油蘑、草菇和夾雜其中的星星點點平菇、雞腿蘑。
狠狠心從那目測也就還有個三四十個的雞蛋裡撿出了六個,滴了幾滴油翻炒了下。用鍋鏟鏟得細碎,準備一會兒跟切碎的草菇一起做土豆餑餑的餡兒,又用那好幾樣的雜菇熬了一大鍋鮮美無比的蘑菇湯留著下飯。
十二印的大鍋,上面一層用簾屜蒸了滿滿一大簾子的土豆餑餑。下邊則是鋪了個更小几號的簾屜,上邊隔水蒸了十來個茄子並幾個土豆。
等鍋開土豆餑餑熟了之後,下面的茄子、土豆的也就烀得爛熟了。
土豆搗碎了放點兒醬上去,再摘幾個白菜葉子、香菜啥的打個飯包包土豆泥,味道別提多好。
茄子撕成長條,拌上蒜末、香菜的,那也是極其下飯的蒜茄子呢。
土豆餑餑當飯,土豆泥、蒜茄子倆菜外加個雜菌湯。淑珍的廚藝原就不錯,再加上大傢伙又是採蘑菇又是上下山的來回折騰。空了一天的五臟廟啊,簡直就喝涼水也香甜。
至少被派回來做飯兼做伴的連月見到淑珍這土豆餑餑和一鍋三出後,就無比欣慰地露出笑容。直誇淑珍聰明又能幹,手腳還尤其的利落,她大哥可是有福了云云。
077。巴不得誰瞅她們都說配一臉呢!
說這話的時候,連月語氣輕快、笑容滿滿。聽起來,就難免帶了幾分打趣的味道。
而這個時候,雖然已經建國了十幾二十年。但沒經過改革春風的洗禮,人們的思想還是相當保守淳樸的。長嫂如母,那可不是說說而已的。尤其是像連家這樣父母不在後,連山亦兄亦父地將一雙弟妹拉扯大的。
連月和連海要是敢對他和淑珍有半點不尊敬,那可絕對是讓全村人都吐口水的事兒。
這不連月剛小小調侃了下淑珍,蘇紅英這個淑珍孃家嫂子的眉心就是一皺。
細看了看她只是逗趣,眼裡沒有半點兒的輕瞧、怠慢之後,她才沒有說啥。不然的話,非得找妹夫連山絮叨兩句不可。
嫂子小姑子處得親暱是好事兒,但終究也得講究個度。
不然有些個語氣神情的過了分,可就成了沒大沒小了。
尤其淑珍二嫁,需要承擔的流言蜚語本就不少。可別再之為連月的有口無心被人誤會,以為淑珍在連家並沒咋受重視,繼而被輕瞧、說嘴了才好。
倒是淑珍本人混沒有半點在意的樣子,只笑眯眯地拿著盤子撿了滿滿一盤子的土豆餑餑。
非拽著自家二嫂和小姑子先吃幾個墊墊肚子再說,肚子裡有點兒食了,這回頭幹起活來輕鬆爽快不是?
折騰了這一天餓得也確實不輕,連月和蘇紅英也就誰都沒跟她客氣。
姐仨就著那鮮美無比的雜菌湯一家造了三四個拳頭大的土豆餑餑下去。
吃得能做熟就是最大廚藝的連月連連讚歎,高高對淑珍挑起大拇指:“嫂子這廚藝真是忒棒了,跟你說我長這麼大就沒吃過這麼勁道又鮮亮的土豆餑餑。今兒這一頓啊,感覺以前那老些年的土豆餑餑都白吃了。”
不錯,不錯,光是這手廚藝,將來大哥的胃啊,就保準兒虧不了!
如是想著連月做夢也沒料到:自家大哥超級疼媳婦,只要他在家的時候就鮮少讓嫂子進廚房。埋沒了嫂子的一身廚藝不說,也叫她那時不時買點好東西過來一起改善的想法徹底變成想法。
連山傲嬌臉:媳婦給我一個人做飯我還心疼她煙熏火燎的,很怕把人給累著呢。你還打量著拖家帶口?改善成,讓你嫂子下廚沒得商量。
被小姑子如是誇獎崇拜,把淑珍高興得不行。趕緊又回身找了個小盆子,撿了五個她們吃的那種拳頭大的土豆餑餑和十來個特意弄得小小的,如芝麻團子大小一看就是給小傢伙們預備的縮小版。
拿了之前跟連山在省城買回來的手電交給連月:“既然這麼好吃的話,小月你就勤快點兒跑個腿兒,把這十個給邱芳和孩子們送過去。讓她和孩子們也嚐嚐鮮,不然等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