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3 / 4)

小說:楚漢爭鼎 作者:懷疑一切

,說是劉邦已經聽取了張良的建議,決定在今春趁匈奴人元氣大喪之時對九原用兵,大漢上將軍周勃已經在膚施附近集結大軍,驃騎將軍呂臺也在河西大肆徵募月氏、休屠、渾邪等部落的胡人騎兵。

看樣子,劉邦是準備要收復九原,徹底解除匈奴的威脅了。

這便給了楚國可趁之機,一旦漢軍跟匈奴開戰,那這場仗的規模就小不了,短時間內只怕也結束不了,如此一來,漢軍可就沒有多少餘力顧及別的方向了,如今楚國的變法已經告一段落,各郡府兵也基本練成,是時候對外興兵了!

值此緊要關頭,項莊可得跟幾個心腹大臣好好合計合計。

所以,項莊只在國宴上露了一下臉便不見了,項莊倒也識趣,他知道,有他在場這些個文官武將根本就放不開,又有幾個大臣敢在他項莊面前失態?還不如走人,讓這些個辛苦忙碌了一整年的文官武將敞開了喝個痛快,也鬧個痛快。

要知道這些文官武將是真苦,變法可不是靠著嘴皮子說說就能成的,那得大量的官員下到基層去做大量的具體工作,包括項他、百里賢這樣的重臣,每天也有大量公務要處理。尤其是護法中郎將子車師,人都瘦了兩圈。可把他的夫人心疼壞了。

王宮大殿和大殿前方的廣場上人聲鼎沸。兩百多官員正在開懷痛飲。

西側偏殿裡卻顯得氣氛凝重,無論是高踞首席的項莊。還是左右下首的項他、項佗、百里賢、畢書。武涉等幾個重臣,全都是神情凝重。

項莊的目光忽然落在了畢書身上,道:“學劍,府兵都練成了吧?”

所謂府兵,就是在各郡設一個折衝府,由折衝府從各郡壯丁中選拔精壯之士,然後分為四個部按季度輪流集訓。

府兵集訓期間,一應口糧全部由國庫統一提供,不過府兵的兵器鎧甲得自備。被選中的府兵雖然要額外支出一筆錢用於購買武器鎧甲,每年還得抽出三個月的時間集訓,卻很少有府兵發牢騷,更沒人願意主動退出。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獎勵軍功課。

獎勵軍功課明確規定,斬殺一名甲士便可獲爵一級!

在軍功和爵位的誘惑下,府兵們全都眼巴巴地盼著打仗呢。

早在十年前,畢書就已經著手改革軍制,在楚國全面推行府兵制,到現在,楚國的府兵制已然基本成形!

當下畢書衝項莊拱了拱手,答道:“回稟大王,各郡府兵已經全部練成,五大營計有步軍二十餘萬,其中盾甲兵十萬,長矛手六萬,飛矛手兩萬,弓箭手兩萬;另有騎軍四萬,戰馬六萬餘匹;水軍兩萬,大小戰船五百餘艘!”

其中飛矛手是楚軍獨有的兵種,其實就是西方的投槍兵。

面對騎兵時,投槍兵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可是當嬌戰雙方的主力都是步兵,並且戰局已經陷入膠著時,投槍兵就能夠發揮出意想不到的作用,不管怎麼說,標槍的近距離殺傷力都要遠遠勝過長弓跟硬弩。

項莊算了算,三萬禁軍再加二十六萬府兵,差不多就是三十萬大軍了。

除了各郡必要的駐軍,差不多可以調集二十五萬人左右,二十五萬大軍說多不多,說少卻也是不少了,要知道,這可是二十五萬訓練有素的正規軍,而不是項羽、劉邦爭霸時臨時募集的民壯,雙方的戰鬥力根本不在一個層面上。

畢書話音方落,項他便憂心沖沖地道:“大王,既便二十多萬府兵已經練成,既便上大夫真能夠說服臨江王、淮南王一道出兵,可是蜀道艱險,大軍行進不易,糧秣輜重的轉運更是難上加難,遠征巴蜀這仗,可著實不好打哪。”

聽項他這意思,項莊好像有意要對巴蜀用兵?

項莊沉吟片刻,又問百里賢道:“子良,你覺得呢?”

百里賢搖了搖羽扇,淡淡地道:“如果漢軍果然要跟匈奴全面開戰,臣以為這便是我大楚謀取巴蜀的絕佳契機。”說此一頓,百里賢又道,“巴蜀方圓足有千里,溝渠縱橫、土地féi沃,可謂天府之國,此時不取更待何時?”

ps:最近書評區有不少人在說怪話,本不想理會,可轉念一想,為了不讓剛閱讀本書的讀者被這些別有用心之徒所誤導,還是說幾句。

的確,第五卷跟第六卷之間時間跨度很大,但這原本就在大綱之中。

因為第五卷的變法圖強已經基本上嬌待清楚了,而變法要想出成果,沒有十年八年是絕無可能的,這麼長一段時間,如果只寫到南越國挖人,再到南洋找棉花,到中東找阿拉伯馬,未免太也無趣,所以就直接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