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希望項莊在處理政治鬥爭時也能變得成熟起來為上者,軍事鬥爭和政冶鬥爭就像是左右拳,缺一不可!
說到底,江東的權力鬥爭只是楚國內部的紛爭,項莊如果想要上位,就必須學會透過政治手段來處理內部紛爭,一個只知道透過軍事手段來解決內部紛爭的王,是不合格的,也是註定會敗亡的,譬如項羽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所以,項莊嚴格執行了尉繚的遺計,暫緩過江。
………………
不過,這段時間項莊也沒有閒著,利用多出兩千多年的學識,引導公輸車很是改進甚至發明了一部份裝備,其中最主要的是兩樣,一是石磨,二就是風箱!可不要小看這兩樣毫不起眼的裝備1小玩意有時間也能派上大用場!
譬如說石磨的改良,就極大地改善了楚軍的伙食。
說起石磨,最早還是公輸車的祖先公輸班發明的,不過公輸班發明的石磨並不成熟其扇面是由一個個大小不一、圓形或者方形的凹坑構成,因此磨出來的穀物、麥黍很粗糙烙出來的餅或者煮出來的飯口感就很差,也很難消化。
當初楚軍在大別山時,之所以只能把糧食炒熟,就是因為石磨不行。
如果楚軍擁有後世的石磨,楚軍完全可以把小麥磨成麵粉,把稻穀磨成米粉,再把豆菽磨成豆腐,然後再烙、蒸、炒、烘焙成饃、
餅、糕、豆腐乾等熟食,則不僅口感更佳,也更加容易消化,也更能保障楚軍將士的體能。
所以說,千萬不要小看這一扇小小的石磨!
項莊根據前世的記憶,將石磨的扇面加以改進,由石匠在上下扇面各鑿出八個扇區,每個扇區都鑿出均勻的條紋,這樣磨出來的麵粉、米粉就很精細,烙出來的餅或者煮出來的飯口感就很好,也容易消化,改良後的石磨甚至還磨出了豆屬。
在華夏的飲食文化上,豆腐的出現可是個里程碑式的大事!
在沒有出現豆腐之前,人們只是把豆菽煮熟,然後跟別的糧食放在一起攪爛了吃,口感差不說,營養價值也很低,可一旦磨成了豆腐,不僅口感上佳,營養價值也提高了,更重要的是,出現了煮豆腐、油豆腐、豆腐乾、豆腐rǔ等多種吃法。
可以預見,在不遠的將來,楚軍將士的乾糧袋將變得更受歡迎。
至於風箱,作用就更加不用說了,那是能讓冶鐵技術出現飛躍的國之利器!
在風箱沒有出現之前,冶煉爐只能煉出白口鐵,也就是後世俗稱的生鐵,生鐵無法直接加工,只有反覆回爐退火,反覆滲炭,才能使白口鐵變成精鐵,變成了精鐵才能進行下一步的百鍊鍛打。
可在風箱出現之後,由於爐溫的提高,冶煉爐將可以直接煉出精鐵(灰口鑄鐵)!
而且,由冶煉爐直接煉出的精鐵,其品質比由白口鐵反覆回爐退火反覆滲炭得來的精鐵品質更高!這就極大地提高了冶煉效率,使環首刀的大規模生產變為了可能!
當然,項莊並不知道風箱會有這麼大的作用,他只是記得,1小時候村裡的鐵匠打鐵,用的似乎並不是風囊,而是一個方方正正的木箱子,項莊也研究過這個箱子,知道其結構,不得不說風箱的原理還真是簡單,小孩子都能懂。
根據項莊提供的思路,公輸車所打造的第一個風箱很快成形。
整個風箱呈長方體形,高和寬各為三尺,長五尺前後兩端開了進氣單向閥門,箱體中間還有一扇屏風,上面綴滿了羽毛,公輸車一拉再一推,風箱裡的空氣便被壓縮推出了排風口,連在風口外的鐵匠爐子裡便冒出了呼呼的藍色火焰,可在另一邊,十幾個壯漢拼命鼓動十幾個羊皮囊,鐵匠爐子裡冒出的卻依然是黃色火焰。
顯然,這個小小的風箱其效率要明顯超過十幾只羊皮囊!
當公輸車父女歡呼雀躍,十幾個壯漢則目瞪口呆之時,項莊的心思卻已經轉移到了另外一項發明上,那就是~
紙!
華夏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術、火藥、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現在還用不上,因為還不到建設海軍的時候,火藥是個好東西,奈何項莊前世沒有好好讀書,後來雖然玩了十幾年的槍械卻也不知道火藥是個什麼成分,所以,就是想造出造不出來。
不過,造紙術項莊卻還是知道的,記得小時候看過一本小人書,項莊的印象很深,裡面講的就是蔡倫造紙的故事,好像是把樹皮、漁網、
麥草、蘆葦啥的雜物垛碎了,煮一煮再攪一攪然後用竹簾撈出薄薄一層稠漿,晾乾,似乎就是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