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這名太監,熊啟來到‘垂拱殿’一側的‘文德殿’,在這裡,見到了比自己大一歲的宋哲宗趙煦。
趙煦是昨天剛剛登基,現年才十歲的他,自然不可能真正理政,實際上,按照歷史,他登基八年後,直到高太后病逝,這才開始親政。
看著面前這個親切的叫自己‘九弟’的小皇帝,熊啟心中升起無數感慨。
宋哲宗趙煦,被譽為‘宋朝最後一個有作為的皇帝’,也是最後一個有可能改變宋朝命運的皇帝。
親政後,先是擊敗了西夏的來犯,隨後多次力排眾議,出征西夏,透過兩次‘平夏城’之戰,將西夏打的服服帖帖,不得不遞上降書,企表求和,以大宋附屬國自居。
那個時期,就連宋朝的大敵北方遼國,也深深忌憚!
不僅如此,趙煦在位期間,還派兵發動河湟之役,擊敗青唐唃廝囉,收復河湟,並差點將青藏吐蕃也再次納入中原版圖。
這樣的對外戰績,宋朝太祖皇帝趙匡胤之後,可謂無人能及,若是這麼發展下去,趙煦成為下一個‘漢武帝’,也未必不可能!
可惜的是,就在趙煦準備一鼓作氣,將整個吐蕃拿下的時候,卻英年早逝,只活了二十五歲就病死了。
若能活長點,或許內部土地兼併問題依然無法根治,但對外卻絕對能一掃‘弱宋’形象!
暗自嘆了口氣,熊啟聽見對面這個身穿龍袍的十歲小屁孩說道:
“九弟,你身具眼疾,行事多有不便,搬出皇宮一個人住,朕著實不放心,有什麼需要的,記得隨時向朕提出來,朕一定全力滿足!”
“多謝皇兄關心!”
坐在椅子上,熊啟拱手說道。
宋朝,特別是北宋,人文精神到了一個巔峰,在皇帝面前,除了登基大典這類場合,一般都沒有跪拜一說,加上申王有眼疾,一進來就被安排了個椅子坐下。
琢磨了一下措辭,熊啟繼續說道:
“皇兄,臣弟打算習武,強身健體,到時候,眼疾或許會好也說不定!”
“哦?”
趙煦的眼睛亮了起來,說道:
“九弟有這想法?好事啊!”
從龍椅上站起來,趙煦走到熊啟跟前,端詳了他一番,說道:
“我大宋主張‘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卻從未說過不修兵革,不行武事,那些頑固的傢伙卻以為只要習文就夠了,其實大謬也,九弟想習武,朕十分欣慰!”
說完,趙煦看著熊啟連連點頭。
“陛下!”
就在此時,在殿中隨侍的一名太監,小聲的衝著趙煦叫道。
趙煦回頭看了他一眼,頓覺失言,咳嗽了一下,走回龍椅坐下。
不怪他情緒激動,他一向崇尚兵事,但上面有一味息事寧人,對外一心考慮議和的高太后壓著,滿腔心思無人訴說,突然聽到‘九弟’要練武,自然有些激動。
縱然城府頗深,但畢竟才十歲,又是剛登基,不經意間卻暴露了自己的想法。
坐在龍椅上,想起今天朝會,那些大臣沒一個理會自己,只顧著跟高太后商議和西夏党項議和事宜,趙煦暗自嘆了口氣。
“朕聽聞習武對藥材金錢所需頗多,回去會向太后請求懿旨,為九弟提供支援!”
看著熊啟,趙煦說道。
“多謝陛下!”
熊啟拱手說道。
兩人又敘了會話,趙煦言語間十分親熱,這在帝王皇室中是極為罕見的。
聊了一炷香左右,熊啟才離開文德殿。
……
“趙煦可惜了!”
在回王府的路上,斜坐於八抬大轎的軟塌上,熊啟暗自想道:
“若他能命長點,完全有可能可以成為漢武唐宗那等人物,唉!”
“雖然我這次穿越的任務,主要是探索先天之秘,但若能為大宋做點什麼,卻也不礙事!”
擁有前世記憶,熊啟對這個時代感覺十分複雜,尤其是數十年後的‘靖康之恥’,他可不願經歷。
以內家高手的身體條件,完全可以活到那個時候,歷史上申王趙佖在‘靖康之恥’前就死了,但熊啟顯然不可能那麼早死!
思緒流轉,熊啟暫且拋下對大宋和趙煦的思考,轉而想起穿越前,自神秘古門那裡得來的資訊。
“掌控殺意,領悟殺心?”
皺起眉頭,熊啟有些不解。
殺心,聽起來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