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自從唐初有過十三棍救唐王的功績後,便一直香火鼎盛,到北宋,嵩山上的寺廟規模已經相當宏大,殿閣眾多。
在一間禪房屋頂佇立片刻,熊啟掃視了一眼少林寺房屋佈局,發現和笑傲世界的少林寺十分相似,當下按照記憶,尋找少林藏經閣所在。
他的輕功已經真正達到了‘踏雪無痕’的境界,雖然在寺廟屋頂來回縱躍,但卻沒有踩碎過一個瓦片,所過之處無聲無息。
少林的高手大多下山了,裡面留守的幾乎都是低輩弟子,哪裡能發現他的存在?
因此,熊啟一襲白衣,在偌大的少林寺自由行走,竟然無一人發覺。
在笑傲世界,他曾經在少林寺居住過一個月,對這裡的樓閣大多還有印象,搜尋半晌後,終於在塔林附近找到了少林存放武功秘籍的藏經閣。
‘嗖’
大門虛掩,熊啟卻沒走門,而是輕輕躍身而入。
裡面有一個三層樓的木製樓閣,上寫‘藏經閣’三個大字,外面,則是一個七八丈大小的院子,院子裡,除了牆角一棵雙手合抱古樹外,別無他物。
站在院子裡,熊啟眯著眼睛看了一下前方的藏經閣,然後運功於耳,側耳傾聽。
沒有呼吸聲,更無腳步聲,除了被微風吹的梭梭響的樹葉外,什麼也沒聽到。
以他的功力,十丈內一根針落在地上也能聽得清清楚楚,既然沒有聽到人聲,那此地十有八九必然無人。
但熊啟當然不會如此想。
天龍世界,能讓如今的熊啟不自信的地方几乎沒有,但這裡卻恰恰就是那‘幾乎’之外的地方。
地面被清掃的十分乾淨,不但沒有落葉,就連泥土沙碩也整整齊齊,看上去就給人一種‘無處染塵埃’的感覺。
熊啟臉上突然露出一抹詭異笑容,隨即,抬手向牆角的古樹打去。
‘彭’
一聲巨響,古樹劇烈顫抖,枝條婆娑晃動,頃刻間,‘嘩啦啦’,樹葉落了一地,幾乎鋪滿了這個寧靜的院子。
“這麼多樹葉,掃地僧哪去了?為什麼不好好掃地?”
造成這一幕後,熊啟放開嗓子大喊了一聲,聲音洪亮,在院子裡反覆迴盪,清晰入耳。
但奇怪的是,院子以外的僧人卻似乎沒有聽到一般,這麼大的聲音也沒惹來僧人詢問。
事實上,那些僧人真的沒聽到,因為這些聲音全都被侷限在這裡院子裡,除了對面的藏經閣內部和熊啟自己,根本無人能聽得到!
“阿彌陀佛,施主好高深的修為!”
就在此時,一個蒼老的聲音在熊啟的耳邊響起。
這個聲音是如何出現的,就連熊啟也沒有第一時間發覺,不由眉頭微微一皺,轉身向聲音傳出處看去。
一個身穿青袍的枯瘦僧人拿著一把掃帚,出現在院子一角。
這僧人不知年紀幾何,稀稀疏疏的幾根長鬚已然全白,行動遲緩,有氣沒力,看上去似乎行將就木的樣子。
換一個人,必然以為這個老僧毫無武功,而且壽將終傾,但熊啟自然不會這麼以為。
在他的眼裡,這個老僧雖然只是靜靜的站在那裡,但卻和四周融為一體不分彼此,就彷彿是這個院子的一部分似得!
若不是清楚的知道,片刻前這裡還空無一人,熊啟必然要懷疑剛才是自己眼花沒看到。
閉上眼睛,熊啟全身穴竅放開,進行‘天人感應’,但無論他如何感應,眼前的老僧處,都是空蕩蕩的,不應該有人。
睜開眼睛,熊啟目中露出一絲激動,看著老僧說道:
“‘天人合一’,這就是‘天人合一’嗎?佩服,真是萬分佩服!”
眼睛看著老僧,但熊啟卻偏偏有種奇怪的感覺,自己似乎面對的不是一個人,而是這片天地!
“這是‘天人合一’嗎?”
老僧卻目露疑惑,奇怪的反問了一句,隨即說道:
“是否‘天人合一’,貧僧也不知道,不過貧僧略通佛理,佛曰‘無壽者相,無眾生相’,施主看到的,或許是佛法‘無相’吧!”
“佛法‘無相’?”
熊啟一愣,這個老僧竟然不知道‘天人合一’?還將他的境界稱為佛法‘無相’?
不過,這麼說好像也沒錯!道家中的‘天人合一’,和佛家裡的‘無相’本就差不多。
簡單的一問一答,熊啟就確定了一件事,並排除了後世網上的許多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