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要的,這不僅是中原武林的熱情,更是一個民族的脊樑。
一個民族真正的脊樑,絕不是簡單的文化知識,科學技術能涵蓋的,最主要的是那種發自內心的抗爭之心。
後世的兔子為什麼能在一窮二白的時候,就不懼世界最強的老鷹?
因為兔子立國是打出來的,而且凡是老鷹伸出來的爪子都被兔子以一己之力打斷過!
這一點,不是那些苟且活下來,然後僥倖富裕起來的國家能比的,那樣的國家和其百姓,沒有發自內心的自信和自豪感!
當然,老鷹國也不簡單,立國數百年竟然只有十幾年沒有打仗,別說人家窮兵黷武,在熊啟看來,這也是一種極端自信,當然,區區幾百年歷史的國家,底蘊淺薄,遲早落伍。
說遠了,回來。
他們在城牆上敘話,下面的遼軍也沒閒著,沒過多久,遼軍陣中鼓角聲大作,千軍萬馬如波浪般向兩側分開,八面金黃色大旗迎風招展,八名騎士執旗馳出陣來。
八面黃旗之後,一隊隊長矛手、刀斧手、弓箭手、盾牌手疾奔而前,分列兩旁,接著是十名錦袍鐵甲的大將簇擁著一個紅袍金甲的人出陣。
遼軍大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聲震四野,山谷鳴響。
遼國皇帝耶律洪基,親率大軍來了。
關上宋軍見到遼軍如此軍威,皆現凜然之態。
遼軍此次南下,大宋軍方沒有得到任何訊息,但兩國交界處向來有重兵把守,雁門關中也有數萬宋兵,天險之地,也不是那麼容易被攻破的。
“殿下!”
一名全身盔甲的宋軍將領跑了過來,向熊啟行了一禮,稟報道:
“我軍已經準備就緒,請指示下一步行動!”
“高將軍,不必出城交戰,全力守城即可!”
熊啟淡淡的說道。
這名宋軍將領可不是雁門關原有的守關軍官,原著中,蕭峰等人來到雁門關,宋軍卻拒不開門,熊啟來了,自然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事實上,是熊啟假傳聖旨口諭,強行拿下原來的雁門關守將,接管了這裡數萬宋軍的指揮大權。
這自然是十分犯忌諱的事情,但熊啟管不了那麼多了,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
這些自然不需要跟他人述說,將命令發下去後,熊啟來到城牆前方,觀察城下遼軍。
只見城下的耶律洪基右手寶刀高高舉起,遼軍立時肅靜,除了偶有戰馬嘶鳴之外,更無半點聲息。
耶律洪基放下寶刀,在十餘名大將的簇擁下,來到城下,看著城牆上的熊啟,露出一絲疑惑,又看了看熊啟身邊的蕭峰,大聲說道:
“蕭大王,你說要引遼軍入關,怎麼還不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