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2 / 4)

小說:益智錄 作者:悟來悟去

請遣小廝回家服役,廝之所為,妾悉任之,或較傭廝尤善窺尊意。”公從之。狐果殷勤臻至,公甚德之。一日晨興,狐忽向公曰:“今午貴老師同友人遊觀到此,庖廚之役,妾能兼攝,但捧盤下菜無人,奈何?”公曰:“卿欲遣小廝去,茲使令乏人,誰也任其咎?無已,僕急呼之於家,尤恐差遣他出,呼喚不至。”狐曰:“無庸。君有把玩物否?”公曰:“有玉如意在此。”遂啟箱簏,取以授狐。狐受而擲之門外。公方懼其碎壞,未幾,一僮子自門外入,丰采韶秀,垂手侍公側。狐曰:“似此可以伺客否?但不可與語。”公大喜。及午,蕭果偕客至。僮獻茗受盞,傭廝無其便捷。蕭通術學,即席後,每視僮冷笑。公曰:“夫子何哂僮也?”蕭曰:“問庖人自知。”公急赴廚下,欲向狐言之。狐曰:“妾之所為,蕭先生已知之,慎勿再以此為問。君去語面西之客曰:君所欲食之物,立刻即到。”公以之語客,客曰:“僕之慾食者,山河中細鱗魚。”吾未已,僮已捧魚至。客訝曰:“君何以預知僕心?”蕭笑曰:“食之可耳,勿深究。”席終客去,公送至半途歸,見如意在案而僮已杳。兩月後,蕭謂公曰:“汝詩文大有進益,而身體漸就瘦弱,不可不虞。”公求蕭醫之。蕭曰:“僕實不能。汝歸,求醫於致疾之人,必有妙術。”公以之語狐,狐曰:“此易事。”遂令公仰臥榻上,披其衣襟,口吐紅丸,按公心口而旋轉之。公初覺極熱難支,繼則遍體生涼,精神頓爽。少間,狐仍納丸於口而咽之。如是者三日,血氣煥發,不減於素。蕭見之喜曰:“若非仙丹,何愈之速也?”遂問醫治之詳,公以實告。蕭曰:“口所吐之紅丸,乃氣所煉之仙丹,若得吞食之,壽肩喬嶽矣!”公歸,狐曰:“君欲吞食妾之紅丸耶?”公曰:“師言之,僕未深信。且紅丸在卿腹,僕焉得而食之?”狐曰:“諒亦君求之而不可必得者也。”公與狐同居年餘,一日,公與狐飲,強勸以酒,狐大醉。公扶狐臥榻上,既而見狐口吐紅丸,隨氣出入,漸出漸高,後直去吻三尺餘。公忽憶蕭言,遂以雙手掬而吞之。狐頓醒,曰:“道業雖失,無難強求索。然君貴人,妾不敢犯,三年後當見還也。”公偽應之。狐復曰:“妾失此必死,祈君憐期月情深,略掩妾屍,勿令飽犬腹,則感德無極。”公曰:“何處覓卿屍?”狐曰:“黑龍灣上石洞中。”言已而杳。次日,公蹤跡之,果見狐死洞中,乃以碎石掩之。

是歲公舉於鄉,次年捷南宮,回家祭掃,避暑於泰山下之普照寺。酒後忽憶狐情,欲瞻其屍。既至,石封宛然。啟視,毫毛脫落,其臭如螻。哇之,紅丸隨出,剛及狐身,狐遽起,趯趯而去。

虛白道人曰:“狐能死人,公何幸而不遭其害?或謂公之福命大,狐亦非採補者流。餘竊意不然。蓋當晝見狐臥之時,在他人必將手刃之,公獨坐以俟其醒,是公於狐有不殺之恩。使狐反其施而以怨報之,狐即異類,必不若是之無良也。可知己無害人之心,人無害己之意。好生之德,所繫豈淺鮮哉! 涉筆成趣,令人之意也消。馬竹吾

此狐煞是有情。閣老貪益己壽,致狐於死,負此狐矣!葉芸生

敘次簡潔,惟評語不及葉之允也。漁樵散人

閣老理學中人,而有此風流佳語,可知宋廣平《梅花》一賦,殊不礙其鐵石心腸也。上元李瑜謹注

。。。

 。。。  

卷之三 瓊華島

向青雲,瓊州人。聰明蓋世,工於染翰,遐邇知名,而不得采一芹。其父在日,以泛海為業;家計蕭條,仍理父業。同夥七人,俱以向文弱,使司會計,不令操重務。向念十餘年功苦一旦盡付流水,未免心熱,遂將素肄詩文悉攜船上,另置一艙,停舟時披讀,以破悶懷。一日,放船正好,忽西北風大作,急下錨而錨本斷,緊持舵而舵杆折,舟忽縱忽橫,惟任其隨風飄流而已。其風三日夜不止,及至風息船住,六人盡沒於水,惟存向一人。視艙水已過半,幸船止於山麓,可躍而下,遂急運書籍糧米等物。運甫畢而船沉。上視十數步外有石洞,雖不深廣,亦可暫避風雨。向已三日不食,急欲造飯,而船上所載之淡水已沒於海,不得已以海水煮米,鹹難下嚥。甫二日,哮喘難支。忽見洞旁有溼痕,審視,細流涓涓,殆類器漏。嘗之,甚甘。以盂接之,半日僅溢兩碗許,然以為飲食,亦足一人需,方寸為之少寬。 飯後,時於洞左右遊矚,半里之遙,見有蚰蜒小徑,似嘗有人往來。向遂衣冠,攀藤附葛而上,忽見雞犬桑麻,無異中國。少頃,有數少年自莊中出,皆明時服飾,見向,俱驚訝卻退。未幾,一老人來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