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2 / 4)

小說:益智錄 作者:悟來悟去

厥福。現今後人尤重讀書人,凡貧儒與失館遊學者,偶至其家,以客禮待之,供給衣食,禮貌不衰。

虛白道人曰:世之得外財而不能久享者,未必其福命薄,或以視財如命之所致也。蓋非分之財,宜公之於人,不宜私之於己。如私之,則犯造物之所忌,豈能久享哉?若隗某之所為,可為得處富之道矣!其後人最重讀書人,尤為可嘉。 虛白道人之言,允哉!世之登月無仕、積多金者,非不赫奕一時也。乃或及子孫而馨焉,或僅及其身而罄焉,無他,不正故也。隗生之福,以正得之。彼華陰令之納賂,其不能久享也,必矣!上元李瑜謹注

何其酣暢淋漓耶!其事優於蓮香傳,文亦如驂之靳。漁樵散人志

。。。

 。。。  

卷之四 散花天女(稿本作“散花仙女”)

孝子吳清泰,安徽太平諸生也。其祖居官廉正,餘資無多,卒於任。輦靈歸,已罄所有。其父生長宦門,不諳勤儉,漸凌夷。至生為諸生時,清貧幾饔飧不給。無已,貨家中物作小生意,蠅頭微利,不足以供雙親。聞有傭人謄冊籍者,以名應之,晝理貿易,夜作抄胥,以所得錢為炊。老少異糧,己食粗糲,而以美者奉親。親偶以食餘賜之,偽食之,留以備甘旨。常自嘆曰:“雙親千計苦,一日兩餐難。”日用不足,父母恆終夜嗟諮。生聞之,心如錐刺,自恨實忝所生矣。時歲飢,中丞奉旨賑濟。有同學某謂生曰:“盍往領之?”曰:“為一簞食往來廿餘裡,實屬不堪。且每走領妨礙他務,餘一人或以無飢,其如受餒之二老何哉?”某謂:“聞中丞甚體恤士類,凡在諸生,不令赴賑廠,令於本學報名,照冊予賑。”生半疑信。某曰:“錄有中丞告示,可至敝齋一視。”生從之。其示雲:“為分別周急以彰優禮事。照得官於諸生,素本優其禮貌;士之自處,各宜惜其身名。蓋儒為席珍,品重連城之價;即室如懸磬,心輕託缽之緣。雞鶴未可齊觀,駑驥豈容同棧!茲當頒賑,宜有區分。近聞貧窶諸生,八口啼飢,動室人之交謫;兩餐莫繼,欲稱貸而無門。思邀升斗之恩,顏殊壯士;揹負橐囊以往,情類乞兒。雜中澤之嗷鴻,得勺水以活鮒。雖雲錫賚自天,殊覺斯文掃地。衣冠盎歠,本部院誠目擊神傷;輿隸籤呼,爾諸生應懷慚顏赧。合行出示曉諭,為此示仰士子知悉:生不逢辰,蒙袂之形容足憫;貧原非病,子衿之體貌猶存。時當炊斷囊空,周之可受;事等杯殘炙冷,辱亦奚堪?自示之後,諸生不必再赴賑廠,各於本學報名,以憑照冊發賑。庶隆施有別,而品無沾儒;實惠仍沾,而人不賤士。例恩膏於廩膳,可資螢練讀書;期厚禮於笙簧,佇待鹿鳴赴宴。本部院之所以分別周急以彰優禮者,蓋為此也。特諭。”生讀畢大喜,即稟親赴省。

及領錢緡出,而夕陽已斜,急市米歸。欣然曰:“至家與父母飽食數日,亦年來不可多得之福。”自晨未食,樂而忘飢,行至中途,頓覺腸鳴,痛不能步。路旁柳陰下有石凳,暫就稍息。炎欠有少女至,亦憩樹下,柳黛蓮鉤,曠世無其娟麗。生亦無心顧眄。女乃目屬而笑,袖出金置石上曰:“可攜此速歸,五日仍候君於是。”轉瞬即不見。生異之。五日,至樹下,女果俟焉。隨女同行,數武外覺足不履地,迅急如飛。未幾至一第,宏廠如廳事,床幾衾帳悉具。女乃取酒與生酌,執杯勸飲,情意歡暢,不覺大醉。女扶臥榻上,遂並枕而寢,而巫山**,已入黃粱夢中矣。及曉,生問女邦族。女曰:“妾散花天女也,慕君孝,故自薦以分君憂耳。”自此衣食皆取足於女。越三載,父母聞之,虞女不育。生仰求於女,女笑曰:“君誠強人以所難,此事亦可強求也?且其權不在妾,奈何以自為政之事旁求於人也?”無何,女有身,生一子,名濤。女曰:“此子後有殺生禍。”十五歲為之完姻。又二年,生父母相繼亡。殯後,女以紙封授濤曰:“有大難,可啟視。”濤珍藏之。晨興朝親,二人已不知所往,但惶遽悲悼而已。 後二十年,濤偶傷人命,意欲逃遁,忽憶親囑,急啟遺封視之。言:“本縣尹吳澍,實汝胞弟。”濤喜投案請罪,縣令以誤傷論,納贖得釋。既歸,縣令踵至,自言籍入大興,十七歲中進士,部選於此。父言弟與兄系同胞,故來相認。濤急與澍入署省親,而親已杳,兄弟乃知其父母皆仙人。澍以祖塋在太,遂徙太,與濤同居焉。

中丞施賑優士一示,其事卓越,固自可傳。馬竹吾

。。。

 。。。  

卷之四 狗冢坡(稿本作“義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