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部分(3 / 4)

小說:大清弊主 作者:吹嘻

不用朝廷負擔。”

康熙微微點了點頭,道:“旗人這些年已經被慣壞了,上海富庶繁華,倒還好說,噶羅巴、澳洲之地,旗人願意前往?再說,如此一分散,京師旗人數量豈不驟減?”

胤禎心裡不由暗暗腹誹,什麼旗人不願前往,無非是擔心旗人散落各處,京師兵源枯竭,略一沉吟,又覺不對,難道康熙是不贊成軍工作坊分散,想全部集中在天津,以便能夠牢牢掌控?這可不是好想法,太耗費人力物力了。

稍稍思忖,他便從容回道:“回皇阿瑪,噶羅巴乃南洋省府所在之地,又是澳洲與大清往來的中轉站,繁華富庶不過是時間問題,澳洲軍工作坊所在地,同樣亦是繁華港口,不慮旗人不願前往。

再說,南洋、澳洲遠離大陸,處在通往歐洲航線的前沿,而且海上氣候變幻無常,夏季常有風暴,不利航行,萬一有戰事,則難以兼顧,因此,兩地必須駐防八旗兵丁,建造軍港以及軍工作坊。

因此而引起的京師旗人數量減少,隨著朝廷鼓勵繁衍,十數年便能補回,問題應該不大。”

康熙沉吟半晌,才沉聲說道:“軍工作坊必須相對集中,以便於管理,暫時就以天津、上海、噶羅巴三地為中心。澳洲地域遼闊,一旦有變,難以征剿,實不宜建立軍工作坊。”

胤禎也想將澳洲牢牢的掌控在手,當即便道:“皇阿瑪聖慮深遠,兒臣尊旨。”

將這事定了下來,康熙亦是大感輕鬆,一直以來,旗人生計便讓他耿耿於懷,能夠在他手中徹底解決掉,不給後世子孫增添負擔,他自然是大為欣慰。

緩緩啜了幾口茶,康熙眉頭不由又微微皺了一下,旗人入作坊務工,表面上是解決旗人生計問題,實則,已是觸動了八旗制度,打破了旗人不得從事其他行業的規矩,想不到老十四竟是以旗人生計為突破口來推動八旗制度革新,只不知,接下來他還有什麼舉動?

默神思忖了半晌,他才開口問道:“旗務整頓事宜,你可有具體想法?”(未完待續)

………【第524章 豆汁飯】………

見康熙轉移了話題,胤禎不由微微鬆了口氣,能夠將旗人招入軍工作坊務工,不異於給旗人不準從事其它行業這條規定撕了條口子,日後推行八旗制度革新可就有了藉口。

至於旗務整頓,如何著手,他還未有具體的考慮,微微沉吟,他便道:“回皇阿瑪,具體如何整頓,兒臣尚未有全盤的考慮,最近,兒臣一直利用閒暇時間在京城微服私訪,但主要針對的是底層旗人,旗人生計的問題既已定了下來,兒臣再暗訪一番有權有勢的旗人情況,再從容擬訂整頓方案。”

聽的這話,康熙點了點頭,道:“為君者,確實應該不時的微服私訪,以瞭解民生疾苦,如今的官員皆是報喜不報憂,不能完全聽信他們的一面之言。”說完,他頗感興趣的問道:“你對底層旗人生活是如何看的?”

“安於遊惰,限於溫飽。”胤禎直言不諱的說道。

康熙也沒料到胤禎說的如此直接,不由微微一怔,沉吟片刻,才道:“詳細說說。”

微微沉吟,胤禎才道:“京城底層旗人入關之初,分房分田,略有薄產,由於不善經營,幾十畝田地早已經摺騰乾淨,雖然朝廷禁止旗產交易,但他們在手頭拮据之時,仍透過種種辦法將田地出手,租借,典當,如今,大多數人家都是依靠家中子弟的兵餉度日。

由於天下太平,沒有戰事,駐京禁旅兵丁員額有限,為防旗人斷了生計來源,聚眾滋事,各旗官吏便將兵丁名額進行平攤,基本上是一戶一名額。

馬甲因為要養馬匹,實際收入跟步甲差不多,一年也就二十石糧食和二十兩銀子。供養一家老小七、八口,由於居住在內城,他們每年還要僱請大車領粗米、舂米、買水,這些花費雖然不大。經年累月卻也不是小數目,原本還要僱請人挑糞,有了公廁之後,這筆錢倒是剩下了。

這種情形下,旗人所得錢糧已經只夠解決溫飽,習練騎射已是奢談,況且騎射再精。亦無批甲的名額,時日一長,自然也就懈怠了,成日裡無所事事,也就安於遊惰了。

但也有極少數旗人做鞋或雕刻等營生,婦女則是刺繡或做紙花等,籍此稍獲贏餘,彌補家計。不過,都是偷偷摸摸,百般掩藏。

兒臣在內城偏街窄巷中游走。曾聽到一首兒謠,‘今晚月兒怎么那么高,騎白馬,跨腰刀。腰刀快,剁白菜,白菜老,剁皮襖,皮襖厚,剁羊肉,羊肉肥。剁毛賊,光著腳丫上八旗,沒馬褂乾著急,當了褲子買炕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