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及得說荷蘭的大馬錢?”
“回皇上,略有不如。”鄭世昌忙躬身回道。(未完待續)
………【第721章 大清銀元】………
荷蘭大馬錢明末清初就開始流入東南沿海地區,因其含銀量高,個大,而廣受歡迎,同時在東南沿海一帶流通頗廣的還有西班牙元,至於其他流通數量不大的洋銀林林總總尚有十數種之多。
不待貞武再問,鄭世昌便接著道:“荷蘭大馬劍庫平八錢六分,九四的成色,大清新鑄銀幣庫平七錢二分,銀九銅一,重量,成色均不及荷蘭大馬劍,倒是與西班牙元相差不大,西班牙元庫平七錢三分,九三的成色。”
貞武微微點了點頭,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略微差一籌,正符合‘劣幣驅逐良幣’的原理,便於大清的銀元統一市場,略一沉吟,他便道:“既是相差無幾,倒也無妨,著大量鑄造普及市場,明年開始,部庫徵收租稅、出納銀兩,均以元、角為計量標準。”
聽的這話,鄭世昌不由大喜過望,如此一來,銀元的推廣普及速度必然大為加快,鑄造銀元的利潤可不是小數,鑄造一百塊銀元,就有五兩的利,大清的銀元數量至少要數以億計,僅此一項,就是上千萬的利潤。
貞武瞥了他一眼,見他滿臉喜色,已是猜到他的想法,當下便緩緩說道:“鑄造銀元,並非是為了牟利,朕久在江南,對東南沿海情形知之甚詳,歐洲銀元成色並不及官銀,卻較官銀更受歡迎,箇中緣由,‘四大恆’對應該很清楚吧?”
作為分號遍夭下的銀號票號‘四大恆’的掌櫃,鄭世昌對大清白銀的流通情形自然瞭如指掌,自明中期以來,白銀雖然被正式確定為法定貨幣,但是卻有三大弊端,即各地的銀錠成色良莠不齊,重量易有出入,不便於流通,特別是在旅途或異地貿易中,極為麻煩,這也是造成各地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