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的女孩,卻是我掌心裡的寶貝,生命中的最愛。
在這個小孩出生之前,我任性刁蠻,也是一個小孩。
我有一個哥哥,是十年前我還是個小孩的時候認識的男人。
後來,我嫁給了這個我一直都叫他哥哥的男人,再後來,我們有了一個小孩。
小孩的出現讓我開始真正地長大,真正地懂得感恩,我也真正地體會到了責任的內涵。
我看著小孩一點點長大,學會了笑,學會了走路,學會了叫我們爸爸和媽媽。
男人、女人和小孩,我們在一起,就是溫暖的家。我們越來越相愛,越來越彼此依賴。7米7花7書7庫7 ;www。7mihua。com
這個家,男人如任勞任怨的青松,堅韌拼搏;女人如自然生長的薔薇,自由舒展;小孩如剛萌芽的小苗,快樂成長。
在小孩來這個世界前,她就有了自己的名字——非非,在小孩還在女人腹中的時候,她就聽了很多的音樂;在小孩出生還不滿一個月的時候,她就開始看男人畫的各種黑白的圖片。為了她的到來,女人看了很多的書,做了很多的準備。女人和小孩的身後,始終有一個男人在默默地支援,
到底要給小孩一個什麼樣的成長環境,什麼才是一個小孩成長中最需要的?女人想了又想小孩成長的內容絕對不是認幾個字,背幾首唐詩,數幾個數字,學幾段鋼琴曲那麼簡單要歷練小孩有良好的習慣、和善的性格、寬廣的胸懷以及高尚的品行。
行萬里路勝過讀萬卷書,女人決定帶著小孩多走,多看,向生活學習。女人最大的夢想就是帶著小孩走千山萬水,看春去秋來,感受人間冷暖。
小孩兩歲兩個月,女人帶她去了西塘,看江南的小橋流水;小孩兩歲三個月,女人帶她去了三山島,看橙黃桔紅,太湖風光;小孩兩歲四個月,女人帶她去了山東,看聖賢的書香門第;小孩兩歲八個月,女人帶她去了婺源,走徽州古道,看春暖花開;小孩兩歲九個月,女人帶她去西山露營,小孩從此喜歡上了帳篷裡的家;小孩三週歲,女人帶她去了中國最東邊的東極島,看蔚藍的大海;小孩三歲三個月,女人帶她尋夢湘西,看望結對資助讀書的姐姐;小孩三歲四個月,女人帶她去大別山的天堂寨,探訪貧寒學子的家門;小孩四歲,女人帶她去安徽石潭,看油菜花開遍了山野;小孩四歲半,女人帶她去貴州,歷經萬水千山去看她們發起捐建的山村小學校;小孩五歲,女人帶她在青島的海邊追逐踏浪;小孩六歲,女人帶她去廈門鼓浪嶼,聽老房子裡傳出來的悠然琴聲;小孩七歲,女人帶她西遊敦煌青海,把華山踩在腳下;小孩八歲,女人帶她走甘南,打馬過草原;小孩九歲,女人開始每年夏天帶她去貴州的大山裡支教,成為最小的音樂老師;小孩十歲,女人帶她在四千多米的亞丁徒步,只為一睹夢中的雪山。
屈指算來,十一歲的孩子,足跡已經踏遍了全國大部分省份,一雙小腳丫,已經走過了幾萬里路。
一路走來,女人最想讓小孩記住的,不是沿途的風景,而是旅程中那些默默的關懷;女人最想讓小孩知道的,不是自己生活的優越,而是讓她發現,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的人需要去關心和幫助;女人最想讓小孩理解的,不只是物慾的滿足才快樂,而是讓她懂得付出和給予,才是人生在世最大的幸福。
第4頁 :媽媽說,好孩兒走四方(非非)
媽媽說,好孩兒走四方(非非)
曾有一個朋友對我說:“旅遊有什麼好的,又費力又費錢,真想看那個地方,照片一搜就是,還比實景好看的多呢。”
我心想,網上的照片再好,也比不過親眼一見的真實。照片只是定格在某一刻,拍不到風中花香的情趣,拍不到巨浪拍岸的震撼,拍不出古鎮幽靜安寧的味道。
為什麼會喜歡旅行呢?常常這樣問自己。
出發前的一個晚上,旅行的快樂就開始了,通常那個晚上會興奮得睡不著,想象著第二天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呢!繼而是第二天出發的興奮,個人認為旅遊坐火車是最好的,我和媽媽出去都是坐火車的。記得頭兩次坐火車時,對床鋪爬梯特別感興趣,小時候的新奇感讓我不停地爬上去爬下來,來往的乘務員直對我喊小心。
聽媽媽說兩歲多就跟著她外出旅遊了,每年寒暑假都會出去旅遊。在同齡人中,我去過的地方算多的了,當他們舒舒服服吃零食看電視或者上補習班時,我則戴著遮陽鏡和披著衝鋒衣在某個地方玩得正嗨。
現在回憶我的旅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