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壘好了,又高又厚,不僅防的了猛獸也防的了賊人,武暖冬更是在圍牆前後種了不少刺藤。
晚上的時候武秋止把螃蟹和海蝦直接清蒸,鮮香的味道頃刻充斥了滿院子。
三個哥哥沒吃過蒸螃蟹,過去在北方偶爾撈上來的河蟹大多數棋子大小,一般嬸孃會過油炸,給男人們當下酒菜,孩子們當零食。
這也導致三個孩子大眼瞪小眼的盯著紅彤彤的螃蟹,不知所措。
武暖冬不著急,盛了一小碟姜醋汁,慢條斯理的拿出錘子、剪子、鑷子,竹籤和勺子,看的武夏至頻頻皺眉,忍住口水問道,“暖暖,你拿這些小娃用的玩意幹嘛?”另兩個哥哥也是好奇的緊,武暖冬取出的幾樣全是袖珍型的小工具,看似並無大用。
武暖冬歪頭解釋,“我人小,咬不動,當然要拿點輔助用具呀!”說著,她先是拿起小錘子,又夾了只螃蟹,“用錘子在蟹背邊緣來回敲打,像這樣,把蟹殼敲松,方便掀蓋。”之後利落的掀開背殼大蓋,用小勺子刮下膏,分別放在三個哥哥的盤子裡,“先嚐嘗膏,這螃蟹真不錯,好肥!”
自己含了一口膏,濃醇的香氣和厚滑的口感讓武暖冬味蕾大開,迫不及待的開始拆蟹腿,用竹籤捅出蟹腿肉,幾個哥哥也跟著有樣學樣的吃了起來。
蟹八件是明清時盛行的,武暖冬不打算越俎代庖的發揚食蟹文化,也就沒有多做解釋。
“奇怪,今天子境哥怎麼沒來!”武夏至已經放棄這種文質彬彬的吃飯,直接用牙齒磕,吃的比起武暖冬這個老手還要麻利。下午他明明跟程子境說了聲,讓他和老管家過來吃螃蟹的,程子境向來不會落空,怎麼今天例外了。
此時的程子境被四兄妹的早慧刺激過度,正自卑的窩在床上含著淚泡啃被角呢!
“或許有別的事吧!”武行舟頭都沒抬,看來很喜歡海蟹的味道。
“沒事,我昨天已經送了半桶蝦蟹,可能他們已經吃過了。”武秋止覺得程子境不來挺好,省得老是在暖暖面前花言巧語不幹實事,惹人嫌。程子境不在,他心情大好,嘴角展開了一抹溫潤至極的笑,只不過正在埋頭幫暖暖剔著蟹肉,沒人發現罷了。武秋止吃了兩隻螃蟹就停了手,對於他來說吃螃蟹遠不如吃肉痛快,而且吃兩口嚐嚐鮮即可,多了胃裡覺得不大舒服。
武暖冬足足吃了八隻,撐的直打嗝,剩下的蝦一口沒沾。武秋止怕暖暖寒著,特意煮了發汗的薑湯盯著武暖冬喝了一杯。
第五十五章、翻土
院牆壘完,鋪好小路,整個宅院建造進入了尾聲,就差給兩棟小樓鋪上瓦頂以及安裝下水管道。
武暖冬請兩名幫工村民把前後院收拾出來,不用的建築廢料搬了出去,尾工用不了這麼多人,除了宋家兄弟和四名專門磚瓦工,剩下十三個人分成兩撥,一撥在前院角落開挖水井,另一撥跟在兄妹四人後面扛著鋤頭開始翻土。
看著面前踩得亂七八糟的田地,孫大伯捋了捋短翹的鬍子,勸說著幹勁十足的兄妹四人,“這地不是好地,不如種些好養活的糧食,賣不上好價還能自家人頂飽。”
“沒事的孫大伯,我們家有種藥的經驗,不怕事的。”武行舟呵呵一笑,孫大伯也不好再勸什麼,憨厚的點了下頭,“行,你們有譜就行!”
田大柱用乾瘦的胳臂指了指,“這地裡有不少石子,光憑咱們幾個可能要幹個兩三天。”
幾個孩子面面相覷,這兩天村裡人也該春耕了,他們才想要加緊工期。沒成想他們經驗不足,還是有些地方沒有考慮清楚,加上村裡有牛的人家少之又少,他們也自然的忽略了。
武暖冬記得前兩天看到過村裡人的孩子在山腳下放牛吃草,好奇的問了一句,“咱們村裡誰家的牛和犁能租用嗎?”
“虎子和鐵叔家有牛。”黑紅臉膛的少年趙有福撓撓腦袋,一雙大眼看向武行舟,“要不我去問問他們兩家租不租?”
“有福哥我跟你去吧?”武夏至生性好動呆不住,興沖沖的拽著趙有福的衣襬,不等武行舟開口就把個子比他高兩頭的趙有福拉出了院子。
武暖冬和武秋止本身幫不上什麼忙,索性拿起大竹簍埋頭撿起石子。幾個大人也不好乾待著,想要下去幫忙,正好聽到一聲牛哞聲,武行舟抬頭一看,是村裡放牛娃牽著三頭牛走了進來。
“小哥,你這是……”武行舟詫異的問。他雖然見過這個放牛娃,卻不知道是誰家的孩子。
“行舟少爺好,我是程家派來的,少爺他有事不能前往,您有話的話可以跟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