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瓜炒雞蛋、燉香肉。湯是魚湯,點心是蒸豆糕。
這桌飯菜在村裡算是上等的,葷素一半,比起平常根本見不到葷腥的村戶的飯食要豐富多了。
宋家兄弟幫襯著武家哥三一起接待鄰里,開啟主樓練功廳隔離客廳的大門,偌大的空場,正好可以擺十桌。老村長、程子境和村裡的幾位長輩做主桌,程管家因著身份問題不能跟主子同桌,被武行舟貼心的請到旁邊,武秋止、武暖冬和宋家兄弟等作陪。
主家本該最後上桌,但武家孩子年少誰也不苛刻這規矩,加上武家吃喝大度,少半村裡人因賺了武家的錢才渡過了饑荒,自是不會有人挑剔什麼,連著二賴和鄭寡婦一家都偷摸不出聲的吃了個肚飽,一頓飯吃的主客盡歡,瞬間拉近了不少距離。
剩下的飯菜按照規矩分送給了承辦喜宴的三位嬸嬸和宋家兄弟,武家兄妹自己沒有留下一湯一飯,更讓人稱讚辦事大方等,當然,像是鄭寡婦嘴裡自然是說不出好話,無外乎是武家兄妹不會過日子,小小年紀學著鎮上大戶紈絝子弟浪費糧食。惹得辦席的三位嬸嬸大怒,罵的鄭寡婦拉抱著幾個娃們落荒而逃。
這些雜事武家兄妹沒有理會,雖說花錢請人承辦流水席,可家裡沒個大人頂事還是操心操力累的很,幾個孩子休息了整整一天,才算緩了精神。
羅掌櫃介紹的私塾隔著同濟藥鋪兩條街的位置,很好找,一溜的青磚大院,街道深處傳來朗朗讀書聲。
翌日一早,幾人踏著朝陽的餘暉來到門外,武暖冬幫幾個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