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皮子直抽抽,連聲道:“太少了,太少了,李叔唉,你糊塗呀!這價格如此低廉,怎能說的過去呀?”
“孫里正,這話我就不愛聽了,你可知道我們村有多少荒地嗎?”老村長眼一耷拉,當著武家人的面半分面子都沒給孫里正。
“得有千畝來地吧?”孫里正皺皺眉,他跟老村長有親戚關係,按輩分,他該正經八百的喊老村長為叔伯,他們兩戶原是一家人,百年前逃荒,失散了,一個在高門村安了家,一個在神虎峰另一邊的四平村落了戶,幾十年前方才認回了親。高門村不算大村,五十幾戶窮的叮噹響,全是荒地惹得禍。
“屁!四千多畝哪!”(未完待續。)
第一百四十八章、說法
“啊?那你們村要擔多少稅收呀?”孫里正驚愕的說道,“我們村總共才二千多畝,百戶人家分分,加上那幾戶富戶挖的池塘,每年的稅收也叫人頭疼哪!”他簡直不敢想自己的叔伯是怎麼熬過來的,怨不得老的如此快呢!
“所以也不知道是哪個小王八羔子跟你嚼舌頭,我們村一多半的荒地全是武家收的,你說,我能不便宜賣給人家嗎?不賣,留在村裡能幹啥?更不要說,那另一半的荒地也是武家看在鄉里鄉親不容易的份上解決了種植難題,由荒變寶,不信你自己拿腳去丈量丈量。我們村如今到處是耕田,哪個村比的上!”老村長一副自得的模樣,隨後鼻子一哼,“你老實說,誰跟你嚼的舌根,我倒看看,是哪個小王八羔子!”
孫里正有些為難,他又不是傳閒話的婦道人家,再者自己這個叔伯有時候脾氣耿直的很,年歲又大,萬一吵鬧起來,對他身體著實不好。
正猶豫著,只聽武家一直沒有出聲的小娃忽然笑了,“里正大叔,您別為難了,我知道是誰說的!”
村長眼一亮,“暖暖,誰說的,告訴李爺爺,李爺爺去教訓教訓他們!”
“李爺爺,您想想,咱們村現在誰家的地還荒著!”
村長一琢磨,前段時間確實有幾戶人家向他告狀,聲稱武家種田的法子禍害人,要讓武家賠錢。當時讓他一句話撅了回去,笑話。自己偷摸效仿武家開的荒地,成與敗關人家武傢什麼事,簡直是無理取鬧。
在河溝裡抓點魚、捕點蝦鉗子(小龍蝦)放到水窪裡。隨隨便便就能大獲豐收,那人武家的法子還能稱為祖傳秘法嗎?
想到那幾戶義憤填膺的模樣,他心裡有了幾分譜,“這還是團伙作案!”一拍桌子,怒瞪孫里正,“是不是圓子媳婦、二賴和大妞家!”
孫里正苦笑著勸道,“您消消氣。畢竟一個村的,其他人家慢慢富裕了,能不招人眼熱嗎?”
“村長爺爺您也彆氣。他們幾戶向來是咱們村混不吝的人家,做出什麼,也不難理解!”武暖冬親自給村長倒滿了茶水,笑說:“其實我家也有事要麻煩您!”
村長聞言平息了怒火。有些意外的看了看武暖冬。一抬眼才發現武家多了兩張新面孔,這才察覺到自己的不妥,趕緊面向武老爺子詢問道:“武老弟,這兩位是?”
“是我大兒子和兒媳,行義的爹孃。他們一路奔波,好不容易被老四他們找了回來。”武老爺子笑吟吟地說著,家裡團聚比什麼都重要,那些個小人也就是瞎蹦躂。絲毫影響不了老爺子正喜悅的好心情。
武天辛抱拳行禮,“李叔。孫里正,我們在靈山縣辦了落戶,按照朝廷的均田制,我們一家應該有十幾口,其中能獲得均田的有十二人,咱村裡已經沒有荒地可以分了,您看?”
“這確實是個麻煩事!”孫里正點點頭。該給的地還是要給的。
老村長心思靈活,和一樣想到點子上的孫里正對視一眼,明白了武天辛的意思。武家如今不
在乎這幾百畝的地,他們要的是個說法。
不是說人家買地花費少嗎?村裡可還欠著人家三百多畝的地該如何了事呢?
“行了,這事不用你們操心,我給辦了!”那幾戶也是傻的,總是抱著老觀念,還以為武家仍然是幾個小的孤零零的支撐著家業,不想想人家大人都回來了,還容得著他們隨意欺負。武家總歸是村中大戶,比程家的地還要多出千畝,他們知道畏懼程家,怎得就愚笨的想不通武家也不是小門小戶呢!
“是呀!你們武家是大善,那些不知足的就不用顧慮了!”里正笑道,武家人好說話又不是傻,這是高門村的福氣,有些人偏偏還不惜福。
“麻煩李叔和孫里正了!”武天辛抱拳謝道,兩人臨行前,暖暖又各送了兩壇藥酒聊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