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過去了,五日過去了,十日過去了……什麼訊息都沒有。俞清瑤就好似人間蒸發,半點線索也沒!得到回報的齊景昕暴跳如雷,“怎麼可能!”
如果不是要處理宮變之後的複雜事情,他真想親自帶兵去追查俞清瑤的下落。總算他理智未失,知道什麼是重要的,心中發狠,暗道俞清瑤你有本事就窩在暗處一輩子,千萬不要被我抓到!
半個月後,京城沒有發生混亂殺人的事情,漸漸恢復了平靜。可外面邊疆軍卻蠢蠢欲動了。齊國公的兩位公子大逆不道的包圍了京城,逼宮謀反,正是高舉平叛旗幟的大好時機。可齊景昕先一步把端宸玉璽蓋了大印詔書明發天下,裡面端宸用贖罪的語氣說明自己不適合做皇帝。不日禪讓帝位。此舉,可謂讓同樣懷有野心的四方將領沒了正義性,不過也不是絕對。南疆軍的某一路將軍就不信邪。公開說齊家兄弟“矯詔”,要帶著大軍營救皇帝。
齊景昕的應對非常及時。大周的制度是領軍的將領不能把全家都帶走,肯定要留親眷在京城內,直接把口出狂言的將領一家殺得乾乾淨淨,戶部斷了錢糧。謀反也要有足夠的準備啊,齊家兄弟準備了多少年,暗中謀劃了多久?哪是別人匆忙就能做到的呢?
除了北疆軍隊因為天寒地凍。糧草都是一次備足半年的,其他軍隊兩個月了不起了,況且天下哪一路戰力能比得上常年跟北狄蠻人打交道的北疆軍?齊家兄弟掌握著五十萬大軍,又控制著皇宮上下,京城所有文武家宅。斬斷其他路軍隊的糧草供應,怕誰來?以端宸的名義催各路將軍趕緊回來參加禪讓儀式,先回來的興許還能加官進爵,最後回來的,肯定被殺雞儆猴啊!
局勢如此,各路將軍不得不回京了。否則就得面對沒有任何糧草計程車兵譁變。
最讓人奇怪的事情是,東夷和北狄這些年沒少過對大周滲入,怎麼會同時保持沉默?畢竟,王朝的更迭可是最佳的入侵時機!路上慢慢走了三五天。漸漸的,大家也都反應過來——肯定是齊家兄弟跟北狄東夷做了買賣!不知許諾了什麼,才讓兩家按兵不動!
齊景暄擁有東夷皇族血脈,齊景昕娶了東夷公主,這也罷了,天生有聯合的理由。但那北狄可不是好惹的,貪得無厭,齊家兄弟做了什麼讓北狄答應不侵犯?
就在有心人決定散發齊家兄弟跟北狄人交易,出賣國家利益的時候,詩仙出面——他的第二人妻子,幾乎是隱形人很少出現的妲妲,是北狄的公主啊!北狄跟大周的情況不同,女人也擁有財產繼承權的,她的身份高貴,若不是父親突然死亡,不被同父異母的兄弟所容,說不定在北狄自由自在,怎麼會千里迢迢來到大周,嫁給了其實沒有多少感情的俞錦熙?
現在,北狄也是最虛弱的時候,妲妲的兄長們常年內鬥,鬥得四分五裂,不成氣候,哪有精力攻打大周?反而害怕大周趁機侵犯北狄吧!因此,才代表北狄跟齊家兄弟簽訂契約,約定三十年之內的和平友好條約。
一代詩仙現身說法,用在北疆生活十載的經歷說明北狄人也是人,也渴望和平美好的日子,雙方都是鄰居,是不是要代代仇視,把自己的兒孫都送到北疆,跟北狄人拼個你死我活?那樣除了把仇恨延續下去,有什麼意義!
很多人因此敵視俞錦熙,世仇如何化解?北狄人更是十惡不赦,統統該死!什麼超逸脫俗的詩仙,狗屁!反對他的人在駙馬府的牆壁上寫“賣國小人”,流傳一時。加上世界上哪有那麼多蠢人,沒有俞錦熙在北疆的十年培植勢力,齊家兄弟是怎麼控制北疆軍的!早就蛇鼠一窩了!
最激烈的是一個太學生,素來視俞錦熙為偶像,無處不模仿詩仙,如今偶像坍塌,仙人變成賤人,他也失去了理智。不似其他同學在酒樓飯館中痛罵俞錦熙,一求痛快淋漓,而是趁俞錦熙出門的時候行刺!
據說俞錦熙當場就重傷了,昏迷不醒。
但齊家兄弟目的早就達到了——形勢比人強,各路大軍的將領只能乖乖進京,參加禪讓的儀式。
……
“他受傷了,不知傷勢怎樣。”青山中,潺潺的流水捲走俞清瑤隨手摘下的,遠處的屋舍中升起曖曖炊煙,一片田園風光。
此處,便是俞清瑤臨時找到的歇腳處,西山!無家可歸,一時想不到其他地點,竟然不知不覺走到這裡。畢竟,她在這裡生活過兩年,每天暮鼓晨鐘,過得最為舒心。等到了,才知道後悔。
因為胡嬤嬤跟默兒兩個,竟然也在這裡!守候了很久似地。
沒有問“你們怎麼會在”,那太白痴了,俞清瑤嘔得要死!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