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再也見不到他的好弟弟了……景昕心中在流血,不甘心的脖子一歪,閉上了眼睛。
……
坤寧宮內。一對至尊母子正在這座稍顯沉悶的宮廷內煮茶說話。一座青銅仙鶴的香爐,燃著清幽凝神的百合香,薰染的人舒適而平和。一個侍婢邁著小碎步低頭過來,“回稟太后娘娘、皇上,長公主執意不肯起身,還跪在宮門外。”
登基不到半年的端宸皇帝,穿著明黃龍袍,比之當日做親王的時候,更顯得威嚴。不過在親生母親面前,他仍然是那個孝順的兒子,“母后,長公主畢竟是皇室中威望最深,長跪多時,恐怕對兒臣的聲譽不佳。”
惠安太后輕瞥了一眼,翹著鎏金卐字福穩指套,端起檀木小几上的粉彩茶杯,漫不經心的啜了一口清茶,“你當母后樂意?已經讓人勸了三撥了,她就是耍賴的不肯起來,本宮能如何?”
“讓人再去勸去吧!實在不能,只有朕親自去了。”
“皇上,怎麼能勞煩你親自去?她要跪,就讓她跪去。”
端宸沉默了片刻,“總歸是朕的長姐,她已經年過花甲,長跪母后宮門前,朝臣恐怕會議論紛紛。”
“可她求的是肉白骨、活死人的‘九轉金丹’!內宮只有一枚了,這種珍貴難得的藥物,歷來只有皇上才能用。她居然要給她的外孫求?這合乎道理了麼?當皇上你,當本宮是什麼!她眼裡只有一個外孫!”
端宸是不信什麼道家的丹藥,不過那九轉金丹廣平皇帝及更早的隆正皇帝曾經服用,果真延遲了三個多月的壽命,所以半信半疑的。他心理想著,命數是老天註定,真有個萬一,多活三個月又有什麼用處?因此並不把千金難求的九轉金丹當成一回事。笑了笑,
“母后,兒臣自認春秋正盛,二三十年用不到此丹。母后同樣福壽綿延、容光煥發,依兒臣的意思,有,錦上添花,無,也無所謂。大不了再讓人煉去。難道花個十幾年煉不出第二爐來?”
“長公主只有景暄這一個外孫,一旦沒了,她豈不晚景淒涼?不看她為大周的犧牲,就是普通人家,長姐遇到這種事,身為弟弟也不好袖手旁觀的。”
惠安太后其實也不大信什麼丹藥的,她親眼看見隆正皇帝晚年因為服用丹藥,吃得面如金色、腹脹鼓鼓,哪肯自己服用?不過藉著藉口存心壓長公主一頭罷了!現在長公主長跪多時,她心理的氣差不多出盡了,暗想昨日太醫院就回來稟告,說安樂候府景暄時日不多,怕就這一兩日,拖的時間也足夠了!
這麼想著,她就緩和了面色,笑著對端宸道,
“皇上既然這麼說,母后也只能答應了。來人,去把我寢宮後頭的書櫃第三層、第二抽屜裡的匣子拿來,送出去交給長公主罷!”
侍婢趕忙應了。
端宸鬆一口氣,一枚丹藥不值得什麼。關鍵是長公主經此打擊,怕是也命不久矣。他才登基不久,位子還不穩呢,若在遇到長公主去世,宗室的人誰來幫他壓制?侍婢送藥出去後,他還讓身邊的大太監過去聞言勸慰幾句,並使太醫院的太醫給長公主請平安脈,怎麼也得拖個一兩年……
且說長公主得到傳說中說的神乎其神的“九轉金丹”後,馬不停蹄命人送到安樂候府。負責診治的太醫是不信什麼道家丹藥的,但怎麼說呢,安樂候差不多就吊著一口氣,罷了,死馬當活馬醫吧!看著人用酒給景暄服下了。
真怪了,當場氣息平穩多了。
雖然還是持續的高熱,但前頭連藥汁都喝不下,過不了兩個時辰,居然能喝下了!能喝藥,至少還有一線希望啊!急忙再診脈,思考方子熬藥。過了一天後,能進米汁了。
訊息傳到長公主府,長公主連忙給觀音像燒了幾柱香,感謝漫天神佛和菩薩保佑。至於有人告訴她,說是侯夫人俞清瑤一直衣不解帶的在旁邊伺候,她冷哼一聲,眼底滿是憎怨。
“當初我瞎了眼,才選中她!若不是為她、若不是,我早就抱重孫了。”
長公主深刻反省中,認為自己對俞清瑤太好了,否則一成親,屋裡放十七八個人,只要有一個懷孕的,那她現在重孫都多大了!也不用這麼擔心,擔心自己白髮人送黑髮人,沒有任何指望了。
她還不知道,其實她不止重孫,連重孫女都有幾個了。景昕身邊的姬妾有多少?除了正室東茗公主無出外,杜姨娘、春姨娘,還有最近很受寵愛的兩名歌姬,都有子女。其實她早就兒孫滿堂,可惜不知道罷了。
……
纏綿病榻兩個月後,景暄終於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