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部分(2 / 4)

種“試探”“挑撥”是玩笑,真的假的她一率當真玩笑。說得露骨了,她就迷迷糊糊的睜大眼,一副被矇在鼓裡完全不知情的樣子,恨得趙玲玉又不能直說——我跟你丈夫有私情。

等到出了宮門。安樂候府的人早過來接了,趙玲玉隔著厚厚的窗紗,發狠的咬著牙,“糊塗蟲,活該你被人騙一輩子!”

倒是趙玲玉身邊的丫鬟眨巴眼睛,“夫人,您說會不會是這個柔嘉郡主,真傻啊?”

“哼,裝傻的人多了!她也不看看自己,不用裝都是傻瓜了!算了,不要踩她,等她日後後悔去!”趙玲玉眼中閃過一絲精芒——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發。她在八年前做了一個錯誤了決定,這個決定險些毀了她一輩子,好在現在一切回到正軌上,她又握住了自己的幸福。以後的日子還長著,走著瞧!

……

如果是妲妲、東茗恨自己,俞清瑤覺得可以理解。但趙玲玉的恨意她就不能接受了。要知道,當初是趙玲玉不願意嫁給景暄,嫌棄景暄雙眼失明,另攀高枝的,怎麼後悔了,不反思自己,反而怨恨自己了呢?她想破腦袋也想不通。後來才明白一個道理:人和人是不一樣的。她恩怨分明,才會覺得有恩一定要抱,有仇也不能放過,做人要做得清清白白。而有些人。對她們而言沒什麼恩怨情仇,有的只是利益。誰傷害了她們的利益,就是仇人——救命之恩也可以翻臉出賣;誰幫助她們獲得利益,就是恩人,不共戴天之仇也能一笑泯然。

趙玲玉就是其中代表。

她毫無節操,毫無道德廉恥觀念,才能從毀滅一個女人終身的婚姻中走出來。從這一點上看。她是非常強悍的。可惜,她要對上的人是俞清瑤。

正月剛過,許是太醫院的醫術高超,也許是溫度太低,總之瘟疫的擴散完全控制住了。這是端宸二年最好的訊息之一。第二個訊息就是阮側妃又懷孕了。皇帝家要添丁,是滿天下的喜事,端宸也非常高興,覺得這是自己登基後的第一個孩子。老天賞給他的,非常看重。連帶惠安太后也歡喜非常。

在這麼普天同慶的歡樂聲中,偶爾一個不那麼讓人痛快的。也就在容忍的範圍內——廣平皇帝的十一皇子,還沒正式的封號,還是端宸登基後賜了“恭”,恭王。他在自己家中,弄死了兩個小妾。本來宗人府沒有懷疑是恭王所為,畢竟一個正經的皇子龍孫,作甚親手害死姬妾?不喜歡了,丟在一邊不理不睬就是了。難道偌大的皇子府,還會讓討厭的人出來礙眼不成?宗人府懷疑的是趙玲玉。婦人愛妒,聽說這兩個妾還挺受寵愛。那作為正室的趙玲玉就有了充足的作案動機。沒想到趙玲玉一聽說,立刻脫簪待罪,跑到宗人府中自請“下堂”。自呈“蒲柳弱質,不配為皇家媳”。

上了皇家玉碟的正妃,怎麼可能說休就休了。加上兩個妾侍也不是無根飄萍的歌姬,而是良家子女。很快有孃家人一狀告到大理寺。大理寺卿是個很會探案的官員。一看那失去的姬妾屍體,就斷定不是女人所傷,而是男人害的。

皇子府哪裡的男人會謀害受寵的妾侍?刨根究底……於是就牽連出十一皇子,恭王。本來沒有趙玲玉這一鬧,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那兩個妾侍的孃家,能做出把清白的女兒送到王府中,就是希望能佔王府的便宜,誰還真的想跟王府結仇啊?說不定許點好處就罷了。

可趙玲玉脫簪待罪,自言不配為皇子妃,驚動了惠安太后。太后讓老成嬤嬤過來一問,這下了不得,扯出了驚天巨案!

尋常百姓的生死是算不得驚天大案的,唯有謀反,以及涉及皇家的大事,才算得上。恭王呢,不幸成為端宸當政後第一個判處“幽禁終身”的榜樣人物。人都說,恭王沒有處死,新皇帝太仁慈了。

他做了什麼呢?皇家偶爾出情種,他就是愛上一個不該愛的人,那人偏偏是個男子,一個是唱戲為生的花旦。恭王愛他愛得了不得,為他在皇子府修建了單獨的院落,每天什麼地方也不去,就只在那小旦身邊消磨光陰。後來恭王娶親了,納妾了,身邊美女如雲,也沒改了心意。

而那唱過戲的花旦卻不覺得籠中鳥有什麼好的。他年紀見長,也希望能成家立業,生兒育女。恭王為了留住他,賞了美貌的侍女給他,一來二去的,連恭王的侍妾也被他勾搭上手。說來惹人笑話,那兩個被恭王親手殺死的侍妾,竟然是恭王醋海生波,受不了她們跟心愛的人眉來眼去才憤怒殺人的。

恭王不是聰明人,可他是老實人也不至於落得最後下場。他只要公開那花旦的身份,憑他皇子的身份還控制不了一個地位底下的戲子?任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