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一,是當今皇上的姑母,當之無愧“老祖宗”了。
其實換個角度,隆正年間,她不受寵,作為正支皇親,只嫁了尋常勳爵子弟為妻,庶子庶女七八人;後來當今登大寶,一場場抄家滅族動亂下來,都不曾波及——說明什麼,說明忠心嗎?不,忠心的話早就位極人臣了!說明櫻寧郡主與她的夫婿,都是蠢笨遲鈍的,沒人稀罕利用,所以才幸運的活下來。
不太聰明的郡主,有一個自幼以聰慧過人著稱的兒媳婦——水氏。水氏是林昶的祖母,她對威遠侯府最大的貢獻,就是生了林昶的父親,林志傑。如果說,以前的威遠候是靠著祖蔭,糊塗過日,那林志傑繼承爵位後,就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老郡主喜歡強勢的,能撐起家族的孫子,但對兒媳婦,就沒多大喜愛了,:。尤其是,水氏,乃當今皇帝最厭惡的榮國公之後。安慶侯府的水月師太,也是出身榮國公府。
林家三位婆婆,太太婆婆周氏,出身皇族,愚昧,但地位最高;太婆婆水氏,出身罪族,但心機深沉,長子是威遠侯爺,地位不可動搖;查氏,出身軍戶,性情狂傲張揚,愚蠢,偏激。三代人,三種性格,討好了哪一個,都可能得罪其他人!
可想而知,做了林昶媳婦的女子,要受多麼大的折磨!
俞清瑤遠比其他人更知曉內中的兇險,哪可能以身飼虎!她亦步亦趨的跟在杜氏身後,杜氏讓她給人行禮,她便行禮,讓她喚人,她變喚人,除了杜氏小解,幾乎不曾離開半步。雖然給人以刻板、呆滯的印象,總比跟林家扯上關係好吧?
可惜,千防萬防,總有疏漏處。
杜氏願意帶著她,但幾位王府來的貴婦笑著“讓她們女孩一處玩去,自在些,沒得聽我們說話,回去又囔囔悶壞了。”不得已,只能叮囑自己侄女杜芳華,好生陪同俞清瑤。杜芳華也為上次失禮而羞愧,一口應了。
出去轉了一圈回來,便有**歲的小童兒脆生生的叫著,“俞姑娘,我們少爺拾到您的手帕,想要親手歸還。”
俞清瑤氣得,險些吐出一口血!
她努力平心靜氣,對自己說,來了,這場仗她一定要打好!周圍看熱鬧的目光已經盯著她,要是不把嫌疑打下去,或許這輩子又要重複舊路了!
“這位小哥兒,你家少爺是哪個?”
“我家少爺?就是世子爺啊,你這小姐好不知趣!故意遺落的帕子,還在上面題詩,不就是為了吸引我家世子爺注意嗎?幹嘛假假的反口不認?”(未完待續)
一四0章 局(二)
小童兒生得伶俐可愛,黑黝黝的眼睛閃爍著無邪的光芒,偏著頭問話的樣子不像是在質問,而是天真的就一件自己迷惑不懂的事情對年長的人詢問——況且這裡聚著多少人的目光,要是俞清瑤當場發怒,失態得拍打人家的腦袋瓜,或是大罵出口,才要貽笑大方呢,:!那時,不僅清白被誣,性情也要標上“以大欺小、刻薄殘酷”的標籤。
所以,心理氣得要命,面上她還是淡淡的,維持名門淑女的儀態,“你是哪裡的童子?這裡有多少娘子,如何指名道姓說是我的?”
估計找來的這個童兒是真的天真,“我叫明明德,是老爺取的名字哦!剛才,喏,是那位杜家姐姐說的,這帕子上繡的梅花篆,其他姐姐都不會,獨你會呢!”
說罷,展開絹絲手帕,上面用黑絲線繡著“東風無力”四個字。
俞清瑤見了,一顆心兒穩穩的放回肚子裡,差點笑出聲來——這計策也太拙劣了吧,陷害人清譽的卑劣手法,應該做得周密嚴謹,叫人百口莫辯才是啊!
她哪裡想到,林昶在報恩寺那聲“告白”,讓她措手不及。而她不管不顧的去了安國公府,次日就有御使言官上本參奏,回擊的又快又狠,何嘗不是讓其他人慌亂了?倉促之間,能做到“出其不意”“攻其薄弱”就不錯了。
俞清瑤無法解釋手帕的來歷,也無法解釋怎麼巧不巧的被林昶撿走,那這口黑鍋不得不揹著了!哪怕事後找到了人證物證證明自己清白,可有的是無聊生事的人樂意傳播謠言!三人成虎,流言可畏啊!
幸好……她早有準備。
似笑非笑的回頭望了一眼。而身旁詫異的看著手帕的杜芳華,眼中一抹狐疑。顯而易見,是想到了庶姐杜芳華曾經想要見識梅花篆,俞清瑤當時親筆所書四個字。不就是手帕上的嗎?觀其字形,一般無二啊!
“東風無力?”
原詩的意境深沉,融鑄著痛苦、失望、執著、不悔的感情,其他書友正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