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兒孫打算,這是人之常情。學生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你說。”
“是。老師當年讓學生選擇,是入朝為官,還是留下來打理產業。實話說,學生當時猶豫著,既想當官光耀門楣,又想報答老師的活命之恩。後來,親眼看到永安伯抄家滅門……這才斷了念頭,一心一意經營產業。多少大廈,傾覆在即,都在龍座的人一念之間。老師能在極盛之時想到退路,學生萬分敬佩。只是……”
“只是這退路,也得選好接手。學生不才,親眼見了清瑤姐弟,再對比子軒兄妹,發現他們的志向截然相反。可老師的安排……”
“反了嗎?”老爺子佈滿老年斑的面容,微微一動,“你是覺得,我不該把生性冷淡的清瑤送到宮廷,而應該把貪慕虛榮、善使心機的婷瑤送進去?”
“學生不敢!學生只是覺得,若是換了,興許兩廂便宜……”
“呵呵,誰讓清瑤的母家,是安慶侯呢……”老爺子深深一嘆,顯得十分疲憊,擺擺手,徐二便退下去了。
等人離開,俞老爺子雙眸一掙,哪裡還有半點倦怠之意?
手指無意識的在桌案上敲了敲,當年對他忠心耿耿的小孩子徐二,如今也有自己的想法了。可這沒什麼,人,誰沒有私心呢?就好比他自己,明明知道三房、四房,掛著收養的義子名分,其實、其實也是他的血脈啊!
當年他才進了翰林院,怎麼能留下與他人妻子有染的汙名?只得想盡辦法掩蓋了此事。後來孩子到了他身邊,為堵眾口,只好委屈兩個兒子了。這些年,三房、四房每每忍讓,不知存了多少怨言。
這些,他都知道。
他不管,不插手家族的內務,也是藉著錯綜複雜的關係,仔細檢視眾子孫的人品才華心性。
他早知當今皇帝是刻薄寡恩的,對親兄弟都下得了狠手,不懼史罵名,當然也不會因為區區“師徒”之名,而對俞家特別留情。所以,剛一當上“太傅”之職,就計劃了好幾條退路。
徐二掌握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甚至,他也不是特別希望清瑤進入宮廷——如果可以,那當然好,至少能保俞家十年尊榮,不能,也無所謂。俞清瑤就好比一個投石問路的石子兒,到京城試一試水深水淺。
無情嗎?
老爺子不覺得。
一個無關大局的重孫女,與所有後代子孫的性命比起來,孰重孰輕,還用說嗎?
“皇上,現在就看你我誰能活得更久一些了……”
……
遠在千里之外的京城。
安慶侯府,八輛馬車停靠在角門處,來了三四個小廝,看見是李嬤嬤,一面打發人進去報信了,一面開了門,讓馬車進來。到了二門,下了馬車換上轎子,由健婦抬著往內院行去。至於幾個丫鬟,則分成兩排步行著,一路東張西望,說不出的驚奇、興奮。
這就是侯府嗎?好華麗啊!房子比外面建得精巧美麗,進了來,眼睛都不夠用了!
走了半個多時辰,才繞過花園,穿過水榭,到了主院。舅母杜氏已經站在堂前等候多時了。
俞清瑤知道與前世不同——她這回算是不請自來吧?還與本家鬧得不大愉快,舅母本來就不是很喜愛她,會不會因此生了排斥之心?
越是靠近,越是緊張。
這時,小傢伙俞子皓牽著她的手,衝她笑笑,心,奇蹟般安撫下來。
算了,怕什麼呢?難道比前世舅母暗中挑唆麗君、麗姿與她為難,更糟糕嗎?那時都過來了,何況現在!
“清瑤子皓,給舅母請安。”
六十一章 侯府(中)
字數:2006更新時間安慶侯的先祖是赫赫有名的開國異姓王之一,祖上比其他出身草莽的王侯多了點遠見——越是鮮花烹油之勢,越是如坐針氈啊!異性王好當嗎?再加一個“世襲”,不是給未來的皇帝心理添堵麼!
於是那位出身沐家的開國皇后,找了點小錯,對自己的親兄弟毫不留情,要求嚴懲不貸!罰得清流無話可說,只能高歌“皇后母儀天下”,“可堪婦人表率”。 ~!贏話費。亜璺硯卿就這麼地,異性王成了國公,國公又成了侯爵。雖然一貶再貶,可甭管登基的皇帝性情寬容也好,暴虐狹窄也罷,穩穩的過來了。在朝在野,名聲都不錯。
俞清瑤拜會舅母后,就被引著去了自己未來的院子——清風苑,距離主院很近,院中栽了許多奇花異草,正逢八月,奼紫嫣紅的花兒怒放著,還有一串串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