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1 / 4)

太子,被廢怎麼足夠?只要他活著,永遠是七皇子的阻礙!

因此廢太子不得不死!

可惜,做了這麼多,仍沒有讓七皇子成為太子。相反,皇帝似乎嗅到了什麼蛛絲馬跡,在前朝一直打壓彭家,如今的朝中六部之中的二品以上官員,所有彭家一系都被打發出京了。

彭皇后怎能不驚?可以說,這幾年來她都處在緊張中,略有個什麼,便是一頓雷霆之怒。

她得寵時就與長公主不和睦,做了皇后更是處處看不順眼長公主“唯我獨行”的做派,今天俞清瑤以“長公主孫外媳婦”覲見,她能有好臉色才怪呢!隔著珠簾遙遙見了,賞賜一個蓋著紅綢的托盤,揮揮手讓她下了。

論心機,彭皇后當真是半點不如當年的王皇后。否則,她應該想一想,俞清瑤和齊景暄是皇帝賜婚,婚宴上元清兒還特意回孃家一趟。明著是讓元清兒回定國公府與親人見面,實質上未嘗沒有“皇帝派人見證”的意思。這表明,皇帝一直關注的啊!

即便這個藏的太深,但略查一查,如今在養心殿侍奉的兩位女官,深得皇帝欣賞的洛林、元清兒,可都跟俞清瑤有著說不清的關係!

這不,她讓揮手讓人下去,俞清瑤才一隻腳跨出宮門,那邊洛林已經封了皇帝的旨意過來了。皇帝身邊的女官,誰都要給三分顏色。俞清瑤自己不敢掀開的紅綢,洛林並不在意的掀開,見裡面僅僅兩根式樣普通的金簪,並兩塊玉佩而已,淡淡笑了下,躬身行禮後,親自送俞清瑤繼續拜見皇貴妃、德、貴、淑、嫻妃。

其他人見洛林親自來了,那禮物別提有多豐厚了。

俞清瑤走了足足一上午,累得嬌喘吁吁,揮手與洛林道別。洛林還要會養心殿覆命,都不用特意告狀,只要將其他妃嬪送的禮物一絲不錯的說了一遍,對比皇后的·……那真是想不注意都不行。

皇帝心想,這是朕親自賜的婚,皇后這是什麼意思?故意薄待,是給人家難看,還是給朕,抑或給朕的胞姐?哪一種他都不爽。

皇帝不爽的後果很可敬:身心俱疲的俞清瑤剛剛與丈夫回到安樂候府,一太監飛馬過來傳旨。聖旨下,榮升為安樂候夫人的俞清瑤,再次升官,由“縣君”升為“縣主”。其實候夫人就是超品了,屬於外命婦的頂層,再往上就是國公夫人、郡王妃、親王妃了,要不是她嫁的齊景暄有皇室血脈,根本沒可能爬得這麼快。

但這道聖旨有不同尋常的意義。縣主的兒子也可以恩萌的,代表著將來她至少有兩個兒子都是有爵位在身,這可是旁人想都想不到的恩德啊!

二四四章 舊友

#樓 雖說縣主之子也有爵位,但大周開國兩百年了,公主、郡縣主的兒子不知道有多少,實質性上的封邑早沒了,充其量有個名分,再者每年在禮部拿一部分錢糧、布帛而已。 )但,細想想,一家之中除了嫡長能繼承爵位外,還能恩萌一子——這個孩子不是定下來,非要嫡次子,完全是可以由父母指定。也就是說,俞清瑤可以做主,讓自己最不成器的孩子繼承這個爵位,至少一輩子吃喝不愁,免了老來擔憂兒孫的遺憾。

現在孩子的事情還沒影兒呢,但俞清瑤發散思維,想到二三十年後的未來,不免叩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時,多了三分誠摯感激。何況,皇帝故意加恩,何嘗不是對景暄失去世子之位的補償,暗示著京城中的權貴——對這個侄孫,皇帝還是在意的。

接下聖旨後,俞清瑤再看從宮中帶回來的禮物,忽然想到一個問題。六宮妃嬪都盛情招待了她,好言好祜,氣籠絡,並厚厚的賞賜了,唯獨彭皇后隔著簾子,連面都沒親眼見,賞賜也是最薄的,轉頭就來了這麼一份聖旨。

這其中,是不是代表皇帝對彭皇后已經十分不滿了?

你故意打人臉,我就故意給人臉,你故意踩低誰,我就故意捧高誰!這樣的對立,是不是說明帝后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皇帝,終於要對七皇子一系的人,動手了嗎?

記得前世,彭皇后與七皇子逼宮造反不成,被車市腰斬了的,據說浩浩蕩蕩的圍觀者,把整個東街的菜市都堵得水洩不通了。可到底發生在什麼時候,因為什麼導火索引發,參與的人具體是誰,大致情況俞清瑤並不知曉。那時她正在為舅父關押死牢,舅母、表哥貶為罪民·被髮配南疆而滿心屈辱,一門心思只想著告狀,在大理寺的特殊牢房困了三天,出來後就發現諸皇子中聲譽最高、差點登上太子寶座的七皇子·下場無比悽慘——死無全屍。 ) 而從那一天後,她告狀無比順利起來……不到半個月,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