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3 / 4)

陵書院去,但跟山長很不對付,似乎不大看得上。

這一句,就夠了。李碧雲的妾侍身份,早就隨著醉花蔭的死,隱藏都藏不住。

#阝氏可是國公夫人,想要知道什麼,不用她這個小字輩,自有訊息渠道。

“唉,這丫頭心思也深了。話故意說一半,藏一半。”

#阝氏靠在水墨綾面子大引枕上,歪著道。秦嬤嬤端來一碗紅豆羹,弓著腰,“這是姑娘聰明,要是她還跟以前似地,不知輕重,竟為了替侯府出面,自己藏在屏風後面。怕是老夫人都願意再見她吧!”

鄧氏想到以前,也笑了笑,

“也難怪,這丫頭經歷得太多。她母親又是那個樣子······什麼事情,不都得自己擔待。”

秦嬤嬤低著頭,對於沐天華,主人可以隨便說,但她做奴婢的卻不敢多說一個字。

“你說,許氏怎麼就敢呢?我特意去信祝福了,叫她好好照顧清瑤。她也明知道我跟老公爺很在乎這孩子,還敢一而再、再而三?老三也寫信回來了,說了這件事,愧對清瑤這丫頭,叫我有什麼能幫就幫。”

秦嬤嬤皺眉沉思了一會兒,小心措辭,“依奴婢的淺見······”

“你個老貨,都四十多年了,還這樣小心翼翼?”

“奴婢是不敢逾越了本分。老夫人看重奴婢,但奴婢更不能給老夫人丟臉。”

“唉,你總是這樣。放心說罷,這裡又沒外人。”

“是。奴婢覺得,三夫人未必不是好的可人啊,會變!她在老夫人這邊,日日受老夫人薰陶,變是壞的也薰陶好的了。可到了金陵那個花花地方自己當家做主,沒人掣肘,這是一。再者,那邊的柔小姐也在…···會不會是姑嫂天天見面,暗地裡鼓動這什麼,所以···…”

鄧氏的臉,登時沉下來。

秦嬤嬤小心的看了一眼用低沉的聲音道,“當年那件事情做得隱蔽,可誰也難保……或許柔兒小姐知道了什麼?心中有氣?何況她是寡婦,心情難測。當年姑爺死了,老公爺不讓她回府,讓她青春守節,柔兒小姐必定是氣怒在心啊!”

“這些年,她的信箋越來越少彷彿不把國公府當回事。三夫人去了金陵,自然要去看小姑子的,外人面前當然為要小姑子撐腰。而柔兒小姐當年跟天華小姐的婚事……肯定心有不甘故意針對瑤姑娘也是有的。”

#阝氏閉上眼,“冤孽啊!早知道,何必留著她!”

元尚柔,外人以為她是嫡出的千金,其實京城一些權貴人家,誰不知情,她是外室之女,還是那種見不得人生的。小時候,她最得老公爺疼愛,用掌上明珠形容也不差。誰知後來嫁人就為難了。有名望的人家不肯娶,肯娶的都是巴結倖進之輩,老公爺不樂意,就把她嫁到金陵,遠離是非的京城。

後來元尚柔青春守寡,老公爺不讓回來也是這番道理——出嫁都找不到好人家何況二嫁呢!不如在金陵好好守節,至少名氣不差。若是……守不住,也不打緊。元尚彬為何到了金陵做知府?不就是為妹妹撐腰嗎?只要做得滴水不漏,外面人知道什麼啊!

可惜,元尚柔並不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只覺得父母虧待了她,更怨當初沒有替她爭取和俞錦熙的婚事。以至於一錯再錯!便是老公爺知道元尚柔的事情,也覺得這女兒瘋魔了,跟小孩子計較什麼?吳嬤嬤是鄧氏的親眷,她說的話,老公爺還是有幾分信的。

尤其是那句,“······言語尖酸、刻薄,似心懷怨恨。”

“罷了!兒女事,順其自然吧!”

鄧氏無奈一嘆。

因自己兒媳、記在名下的庶女做的好事,她不得不出面為俞清瑤爭取了。不然,俞清瑤豈不懷恨?連安慶侯府那邊,也疏遠了。

俞清瑤這邊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的是爭取取笑婚約。可她絕對沒想到,或者說,沒意識到世間有一個可以不顧體統、打破傳統認知,而沒有任何人敢跳起來反駁的。

這個人,就是大周朝獨一無二的詩仙。

“仙”麼,亦步亦趨,按照聖人的教諭言行要求自己的,那時儒家典範。不可能成仙。

所以,俞錦熙做出點什麼事情,就跟吃飯喝水一樣自然。

比如,他在金陵身負聖旨,編撰《廣平大典》,仍舊抽空去評選青樓花魁大賽,並題詩數首,稱讚江南地區人傑地靈,京城的名妓過去,他再次白忙時間抽空評選,洋洋灑灑做下傳唱一時的詩詞。

換了別人,這種事別說做了,扯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