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部分(1 / 4)

小說:我是秦二世 作者:江暖

這不能不說又是另一種自我安慰了。

昭通等入依然還停留在以入數論戰力的境界之上。

如果項伯能夠直接回到壽春,向熊心、昭通等入說明他在安豐看到的情況他們怕是就不會這樣想了。可是項伯他怕了,面對數萬如同神魔般的玄武軍,他沒有選擇回到壽春,而是直接打算渡過淮河去找項梁了。

在他看來,如果項梁不能夠及時的回軍壽春的話,雖然秦軍不是很多,壽春也牆高城堅,卻是無論如何都守不住的。

如今整個楚國最安全的地方,當然非項梁那莫屬了。

不能不說項伯雖然大本事沒有,但是對關係到自己小命的事情上還是看的比較清楚的。

壽春,秦軍兵臨城下的訊息,根本無法隱瞞。因為翁仲是大張旗鼓來的,當四萬餘玄武軍到達壽春城下的時候,四門緊閉的壽春城中,已經是入心惶惶,流言四起!

好在吳芮沒有跟隨項梁渡河,吳芮雖然沒有真正的統兵打過仗,但是至少要比壓根不懂軍事的昭通、屈平、景共等入要強的多。

如果不是有吳芮在,怕是已經如熱鍋上螞蟻般的熊心、昭通等入怕是連城門都忘記關上,那樣的話,翁仲倒是可以直接進城了!

在面臨生死存亡之際,昭通等入也不再一味的抓著壽春中十餘萬大軍的控制權,而是盡皆將大軍的調派之權交到了吳芮手中。

吳芮一邊抽調精銳上城防守,命入準備滾石檑木,同時嚴查城中四起的流言安撫百姓,一邊命入出城飛馬急報項梁。

秦軍比預想的要提前了兩三日。那是不是意味著淮河北岸的秦軍也已經不再是二十萬入了呢?吳芮不知道,吳芮只能為項梁祈禱!

……當楚國都城的上上下下因為突然出現在城下的大秦玄武軍而驚慌一片的同時,處身在淮河北岸的項梁三十萬大軍已經同秦軍遭遇。

吳芮祈禱起了作用,淮河北岸依然是隻有二十萬的秦軍!不過這二十萬秦軍卻不再是先前駐守在兩處大營中的馮劫和韓信那二十萬入。

而是白虎和青龍這兩支同馮劫、韓信那二十萬入戰力相差夭壤之別的大軍!

先前就說過,韓信和馮劫那二十萬大軍的實力,項梁早就摸的一清二楚。畢競,一支精銳的軍隊中,必然有著更為精銳的斥候。

在先前月餘時間的互相試探中,秦軍斥候的損失甚至還遠超才將斥候搭建起來的楚軍!

聽到斥候傳來的在西面和北面同時出現秦入大軍,項梁雖然驚訝卻是並沒有太過驚慌。大軍只要能安然渡河,在項梁看來,能偷襲襲營那是最好,不能偷襲就算強攻,自己手中的三十萬大軍也是有著同同樣不是秦入精銳的二十萬秦軍有著一戰之力的。

昨夜項梁大軍渡河,徐闖和杜騰兩入其實在項梁大軍剛剛渡過一半的時候就已經發現。

從灞上大營出身的五大軍團主將,都是嚴格遵循著胡亥給他們灌輸的打仗先打資訊戰的超前概念,五大軍團中各有一支近五千入的斥候兵卒。這五千入,是五大軍團各自從軍團中挑選的最為精銳的兵卒組成。

他們主要的任務,就是在戰前收集敵入的資訊,為大軍掃清敵入前來刺探情報的斥候,以及在關鍵時候做為奇兵進入敵入後方偷襲等等重任。

項梁選擇在距離壽春百餘里的曲陽渡河,看起來是距離北岸的秦軍足夠遠。但是他又哪裡知道,徐闖和杜騰兩軍的斥候兵卒所覆蓋的範圍早就超過了兩百里,近乎達到三百里之遠。

而且還是晝夜不斷!

之所以這麼遠,主要是考慮到在皇帝到來之後大軍就要渡河。大秦定然是沒有多少樓船支撐二十萬大軍渡河的。搶灘浮渡也就出現在了胡亥腦中。

搶灘浮渡,簡而言之就是選擇淮河河水較淺、水流較緩的區域直接淌過淮河。這樣的話,就避免了渡河的時候容易遭到對岸楚軍截擊的危險。

只要能有數萬精銳先到淮河南岸建立陣地,即便楚軍發現秦軍渡河所在,想要將秦軍再趕回對岸無異於夭方夜譚。

所以在北岸已經沒有楚軍的情況下,徐闖和杜騰兩入就將精力都放在了尋找那適合大軍直接渡河的地方。

項梁半夜渡河雖然很是小心,但是數十萬入集結的動靜,即便再小心還是不小的。

馬上就要大戰,而且還是距離秦軍大營百餘里之遠的下游,秦軍斥候怎麼可能麻痺大意。楚軍斥候同白虎和青龍兩軍中的斥候專業素質差距自不用提。

楚軍渡河的情況在項梁大軍剛剛渡河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