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部分(2 / 4)

小說:我是秦二世 作者:江暖

了項梁對手中他早就從司馬欣那裡得到秦人使用紙張的好奇。

“普天之下莫非秦土,天下萬民盡為大秦子民。兵災本非朕之所願,此次攻佔壽春,可傳詔楚王熊心、昭通、吳芮等人,獻城投降,朕可免其死罪,過往之事概不追究。望爾等為楚地萬民計,為家族傳承計,好生抉擇!以兩個時辰為限!如若賊酋不降,爾等全力攻城,所有逆賊並從犯血親,一個不留!”

項梁看完,半響不語,然後默默的將手中的信報遞給一邊的范增,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楚地百姓本就桀驁,尤其是其中還有眾多的百越蠻夷捲入此次項梁的反秦大軍中。以玄武軍和白虎軍的戰力,想要強攻壽春,在胡亥看來唯一要看的就是時間問題,還有就是杜騰和翁仲願意付出多少麾下兵卒傷亡的問題。

壽春好攻,但是壽春攻下之後,該如何處理楚地的問題呢?

始皇帝當初以絕對優勢的兵力一舉覆滅楚國,最終卻留下了一個麻煩不斷的楚地,耗費了大秦無數的精力四處鎮壓叛亂,剿滅意圖復辟的楚國世家貴族。

這樣,雖然在短時間內能夠極快的鎮壓騷亂,但是卻留下了更大的隱患。秦法嚴苛,每一次的鎮壓和誅殺,殺的都不僅僅是作亂之人,還有更多的無辜百姓被殺。

這也是為什麼項梁登高一呼,楚地無數百姓就望風而從的一個主要原因。

如果此次用碾壓之勢拿下壽春,那麼熊心、昭通、吳芮等人無論是死在戰場上,還是被押送回咸陽,都免不了一死。人是很好殺,舉舉刀就砍了,但是殺了他們之後,只會結下更深的仇怨。

胡亥不想讓可以成為大秦最富庶之地的廣袤楚地成為大秦今後數十年乃至數百年的動亂之地。那麼唯一的辦法智慧是,給所有人一個臺階下,懷柔似乎才是目前解決楚地最好的辦法。

更何況留下昭通吳芮等人,對大秦開發楚地平定楚地都有著莫大的好處,用他們來安撫楚人,總比大秦用利刃來安撫強的多。現在饒過他們,只要大秦的實力一直強過這些人,他們又能翻出什麼浪來?只要楚地百姓生活改善,又有多少人願意反抗大秦?

時間,才是證明一切的最好東西!

有項梁這個活著的先例在,胡亥相信熊心等人同樣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這份胡亥緊急發出的詔令,讓尉繚再一次震撼!

在壽春楚軍呆滯的眼神中,已經行至大開的城門處眼看就能進城的項梁大軍,飛快的退了回去。然後,那高高飄揚在半空中的項字大旗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則是那讓所有楚軍兵卒寒到骨子中的碩大“秦”字大旗!(未完待續)

………【第二十一章 宿命的對決】………

第二十一章宿命的對決

大秦二世元年九月十六日申時一刻。

在已經騙開壽春城門、只需短短百餘步就能夠光明正大的進入壽春城內的白虎軍主動放棄入城並亮明旗號之後,還沒有到一個時辰,包括楚王熊心、新楚令尹昭通、左尹(副宰相)景共、莫敖屈平、柱國吳芮等人的帶領下,數百楚國大大小小的官吏褪去袍服,退袍去冠自縛出城,向已經發出最後通牒的秦軍投降。

在同壽春楚國共存亡與獻出壽春楚國亡而自己活的命題上,包括楚王熊心以及昭屈景三族在內的一干人等,根本沒有浪費多少時間就達成了一致。

人都說,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當大將軍項梁的三十萬大軍在淮河北岸全軍覆沒秦人援軍兵臨城下的訊息傳揚開來時,壽春城內還剩下十餘萬楚軍兵卒已經沒有了半分鬥志。

杜騰在已經騙開城門的情況下卻選擇放棄進城亮明身份,誰都知道這是秦軍根本沒有將守城楚軍放在眼裡,認為即便不用計也能夠輕易的攻佔壽春。

同樣被秦軍俘虜卻沒有被誅殺的項梁、范增以及宋義等人出現在壽春城牆下,可以說是整個壽春上上下下崩潰的直接誘因。

秦皇連罪魁禍首項梁都沒有殺死,楚國上上下下對胡亥詔令中的既往不咎頓時不再有任何懷疑。

雖然大秦曾經有過白起坑殺趙國數十萬降卒的經歷,但是此次不是杜騰等統兵大將招降,而是秦皇用詔令發出的命令,等於說是詔告了天下赦免熊心等人的死罪。

可以懷疑秦軍統兵大將出爾反爾,但是卻沒有人會懷疑大秦皇帝的詔令會出爾反爾。

對一眾投降的楚國君臣,杜騰和翁仲兩人既沒有擺出一副勝利者高高在上的姿態也沒有對熊心等人太過熱情,就如對待項梁等人一般,外交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