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項梁和項羽兩人是大秦通緝的要犯的情況下,依然收了財貨,假裝不知,將項梁和項羽兩人秘密釋放了出來。
這是司馬欣和項梁第一次結緣。
在項梁起兵反秦之後,第一時間想到了如今已經擢升到咸陽不知為何官的司馬欣。於是項梁就派人千里迢迢給司馬欣送來了一封信。
信中隻字未提當日司馬欣收受賄賂放跑自己叔侄兩人之事,而是一味的強調著兩人的交情。但是,暗中蘊含的威脅之意不言而喻。
這個時候,正是司馬欣幾乎被胡亥遺忘而飽受冷藏之苦的日子。恰恰在項梁這封信不久前,司馬欣將自己最為寵愛的幼子司馬單雙腿幾乎打斷給禁足在府中。
事情的起因正是因為皇帝夜遊紅綠家邦,卻遭到了司馬單的“賤民”羞辱。
飽受冷藏空有書房長史之名卻無一點實權的司馬欣在大秦幾乎對自己的前途已經絕望。再加上司馬單辱罵皇帝之事,然後再有今日項梁那封隻字未提卻處處彰顯威脅之意的書信,幾番疊加終於讓司馬欣下定了決心。
司馬欣很清楚一旦項梁將自己曾經收受賄賂私放朝廷緝捕的重犯之事捅出來,以秦法的嚴苛,他最少也是一個貶為庶民的懲處。而如果皇帝記恨被司馬單辱罵之事,那麼他基本上可以說是必死無疑。
就這樣,司馬欣同項梁達成了協議,成為項梁埋在大秦朝堂之上的一枚重要暗子。
聽了司馬欣的話,胡亥真的不知道自己是該怒還是該笑。在紅綠家邦碰到司馬單的事情,今日如果不是司馬欣提起來,他根本早就忘的一乾二淨。而忽略身為皇帝書房長史的司馬欣那更簡單了,胡亥在那個時候根本不認識小篆,也從來不曾在書房呆過,要什麼書房長史?
當然,這些話如今再說已經沒有絲毫意義。更何況胡亥也沒必要對司馬欣解釋什麼。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如果不是司馬欣財迷心竅收受項梁的賄賂,那麼項梁怎麼可能拿到他的把柄?他也根本不會走到今天這一步。所謂一飲一啄,自有天定。正是如此。
一切都已經明瞭,司馬欣種下的因,不管結出什麼樣的果,都該他自己下嚥。
大秦二世元年八月十五日。
大秦二世皇帝胡亥下詔,皇帝書房長史司馬欣通敵賣國,私放朝廷重犯項梁,並同項梁勾結出賣大秦私密軍情意圖謀刺皇帝陛下,證據確鑿罪不可贖。司馬氏三族以內,六歲以上人丁無論男女老幼一併於八月十六日在咸陽菜市場上處斬,以儆效尤!
在對待司馬一族的事情上,胡亥終究還是沒有同意蒙恬等人建議的將司馬氏九族盡誅的慘烈刑罰。
生命誠可貴!(未完待續)
………【第一百九十五章 章邯離京】………
大秦二世元年八月十六日,久未見血的咸陽城菜市場再次迎來了鮮血的洗禮。
咸陽司馬氏三族六歲以上人丁七百餘人在菜市場被龍衛一併處斬。這場震懾整個大秦上下的重臣賣國謀逆案,讓享譽關中數百年的司馬氏一族名聲盡毀。
沒有人懷疑朝廷公佈的司馬欣一案的真實性。不僅是因為相信皇帝,僅僅是從監斬之人是蒙恬就可以看出來。
更何況咸陽上下都在流傳一個訊息,向來以仁厚、忠義著稱的蒙恬,以及大秦左丞相馮去疾、右丞相李由、太師尉繚、太尉姚賈等一干大秦重臣齊齊向皇帝請旨誅盡司馬氏九族,最後被二世皇帝拒絕。
如此眾多的大秦重臣同時要誅盡司馬氏九族,自然更加印證了司馬欣之罪的確鑿無疑。
皇帝仁愛之名,再次傳遍關中各地。
但是,咸陽百姓不知道的是,雖然胡亥只誅殺了司馬欣三族,卻是將關中各地只要跟司馬氏帶點關係的人丁,不限於九族以內的人丁統計一萬餘人,盡皆緝拿,一併發配至遼東、遼西以及右北平三郡。
這三郡剛剛被匈奴蠻夷劫掠,三郡幾近荒蕪。這一萬餘司馬氏族人將會擔負起為大秦守土御疆的責任,三郡若破,則全族盡滅,守土有功,則有可能回覆司馬氏一族榮耀。這是胡亥給這一萬餘司馬氏族人的原話。
北部邊陲之地原屬燕國,大秦的統治歷來極為薄弱。將這一萬餘因為皇帝而得以活命、對皇帝感激涕淋的司馬氏族人發配到這三郡。能夠極大的促進大秦對三郡的有效統治。
胡亥並不擔心這一萬餘人會給自己生亂,至少有一千餘人的龍衛被以各種莫須有的罪名填充到司馬氏一族中,他們就是胡亥加強這北部邊陲三郡的先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