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部分(2 / 4)

小說:我是秦二世 作者:江暖

皇帝就將兄弟兩人羈押數個月之久,幾欲斬殺。如今發生蒙氏族人投效子嬰反叛大秦欲要推翻如今的皇帝陛下之事,豈不是正好給了朝中那些早就看蒙氏一族不順眼之人以口實?

雖然皇帝一如既往的信任自己兩兄弟,甚至在得知南越的訊息之後,依然將兄長蒙恬遣往九原統領九原軍舊部鎮守九原,但是卻也讓蒙毅心中愈發的小心。

人,往往都是這樣,愈是未知,愈是恐懼!

誰都不知道年輕的陡然變得英明的二世皇帝陛下心中在想些什麼!

此次東胡人歸附大秦,可以說是給了大秦從未曾有過的一舉將為禍大秦北部邊疆數百年的匈奴蠻夷剷除的良機。而正好處身九原的蒙恬顯然是領軍覆滅匈奴的最好人選。

蒙毅很清楚如今已經位列三公之位的兄長就爵位和官職來講,在大秦如今的官制體系下幾乎可以說是再無可授之爵,也無可升之官職。

那麼覆滅匈奴,這個對大秦來說的天賜良機,就變成了催命的號角,催蒙氏全族上上下下數千口人性命的號角。一個弄不好,整個蒙氏一族都將灰飛煙滅。

這一點,蒙毅相信自己能看出來,別人也定然能夠看出來。皇帝看不看的出來蒙毅不清楚,但是老謀深算的尉繚定然要比他蒙恬看的更深更透徹。(未完待續)

………【第兩百五十一章 皇帝所想】………

皇帝既然先將尉繚召來,九原因為東胡人而發生的變化和局勢兩人必然是已經商討過。以尉繚的老謀深算以及對大秦的忠心來講,不可能不將兄長領軍覆滅匈奴後將要產生的後果告知皇帝。

那麼,皇帝為什麼還要下達這樣的詔令?兄長如果真的誅殺了冒頓,本就名滿天下的兄長聲望頓時會一時無兩。那麼皇帝又該怎麼封賞兄長?又該拿什麼封賞兄長?

更為重要的是,皇帝迄今為止都沒有將南越子嬰反叛的訊息告知天下。整個大秦也僅僅只是有限的幾人知曉而已。如果關鍵時候,皇帝拿投效子嬰參與反叛的蒙氏族人說事,那麼無論是兄長也好,還是整個蒙氏一族也好,定然會立時從雲端跌落塵埃。

到那時,朝中又該有多少人跳出來攻訐蒙氏?

皇帝,是不是等的就是今天?

蒙毅不知道,所以蒙毅恐懼!

聽到胡亥的問話,尉繚看了一眼垂首不語面色蒼白的蒙毅一眼,眼中閃過莫名之色,嘴巴開合幾次,最終卻是什麼都沒有說出來,微微垂下眼瞼。

皇帝的做法讓他看不懂也猜不透,言多必失的道理尉繚懂得。所以即便他也同蒙毅一樣想到了皇帝將要行捧殺之事,卻最終還是選擇了旁觀不聞不問。

如今的大秦,四處的叛亂在朝中眾臣看來已經不過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即便還有南越子嬰那數十萬枕戈以待隨時準備北上的大軍,也同樣不夠看。

而本就同扶蘇關係深厚的蒙氏一族。此刻已然是大秦心腹之處最不安定的因素。這一點,皇帝明白,尉繚明白。知曉南越之事的馮去疾、贏騰等人同樣明白。

對蒙氏一族,就尉繚個人而言,他從來沒有對這個效忠大秦數百年的名將世家產生過任何的惡感。不僅僅是因為蒙氏一族家規森嚴族中子弟少有仗勢欺人、為惡一方之人,更多的卻是對蒙恬、蒙毅兩兄弟個人品行的敬佩。

任誰都知道,在胡亥還昏聵的時候,如果那個時候有三十萬九原軍精銳擁護的蒙恬若反,那麼外表強壯內裡卻虛弱不堪的大秦怕是沒有任何人能夠抵擋,即便王離在也不可能。

不過,此刻的形勢顯然已經發生了變化。皇帝有如神助般的變得英明,同蒙氏一族的實力對比雖然不能說整個翻轉。但是蒙恬的三十萬九原軍已經不能再如先前那樣影響大秦存亡卻是不爭的事實。

不錯,蒙恬和蒙毅兩人是都效忠秦皇,但是蒙氏一族中還有眾多的蒙氏族人心中會作何之想呢?從龍擁立之功,已經有蒙氏族人在爭在做了,誰能保證還在咸陽的蒙氏族人中就沒有這樣的人?

畢竟,蒙恬控制九原軍雖然說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個人的戰功以及人格魅力。但是真正讓蒙恬對九原軍如指臂使的是眾多在九原軍中充任各級將領的蒙氏族人。

如果蒙恬是蒙氏這株參天大樹的主幹的話,那麼眾多在大秦軍隊中充任各級將領的蒙氏族人。就是這株大叔的根系。沒有他們,蒙恬這個主幹馬上就會枯萎,然後轟然倒地。

誰都不否認,蒙恬在蒙氏族人心中的威信。但是也不要小看,貪婪所能造成的後果。難道南越的蒙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