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3 / 4)

小說:我是秦二世 作者:江暖

朕才讓愛卿飛告藍田塬大營準備足夠之騾馬以供王離使用。” “陛下為何不徵調役夫隨王將軍押運糧草軍械?” 蒙恬問道。 “愛卿,我大秦咸陽現今還能徵調足夠十萬大軍所用之役夫嗎?縱然能徵調足夠之役夫,我想王離將軍也不必領軍遠去陳縣了。”胡亥淡淡的道。 “陛下,此話為何?”蒙恬疑惑了。 “因為那時他就要在我咸陽平亂了!哈哈!” 胡亥笑了,但是笑容有點苦澀。 一句話讓所有堂中的大臣默然無語,過了一會才齊聲道。 “陛下聖明!” “朕聖不聖明,要看能否保住我大秦江山啊!” 胡亥嘆道,隨即不等眾臣有所反應繼續道, “李愛卿馮愛卿,發往驪山和各地在修直道處的詔書可都派人去了?” “陛下,老臣負責各地直道勞役之處理善後,詔書今日晨間已經發出,老臣亦調派治粟內史府、少府府之官吏於午時出咸陽趕赴各處直道所在,左右監署府亦有官吏隨同監督此兩府之官吏行事和維持秩序,以防混亂。” 李斯說完就看向坐在對面的馮去疾,顯然驪山的兩處工地就是他在負責了。 “陛下,老臣負責驪山陵墓及宮殿此兩處勞役之處理善後,詔書及後續官吏亦是同李大人一般施為。” 馮去疾言簡意賅的說道。很懶。 “分發補償給此三處勞役之民的糧食可否準備妥當?我咸陽附近之糧夠否。” 這點胡亥有點擔心。雖然他知道大秦有十二大官倉,但是三川郡的敖倉、碭郡的陳留倉、琅邪郡的琅邪倉、膠東郡的黃倉、臨淄郡的腄倉、九原郡的北河倉、蜀郡的成都倉、南陽郡的宛倉、東郡的督道倉這九個官倉都不在關中。 如果關中咸陽附近的三所官倉的存糧不夠的話,就要從臨近關中的官倉調糧,最近的一個三川郡的敖倉也離關中幾百裡地,這對如今的大秦來說將會是個巨大的難題。 為什麼?因為不能徵調役夫了,也沒有可徵調的了,總不能把那剛剛說要放回去才行完勞役的人再徵調來運糧食吧,也可行,但是人家願意嗎? 沒有役夫就只能靠軍隊來運,需要多少軍隊和路途消耗就不說了,關鍵是距離如此遠,來回一趟需要大量的時間,胡亥的所有計劃就要打亂了。 李斯顯然知道胡亥在擔憂什麼,拱手道, ”陛下不必擔憂。此三處之勞役統計四百三十餘萬,按陛下之旨意,一人一石統計需約四百萬餘萬石,我內史郡三倉之糧只需兩倉就足矣。” 胡亥聽到李斯的話是真的“震精”了。乖乖,這還只是咸陽附近的三個官倉,還不是他知道的後世最為著名的敖倉,兩倉就有這麼多糧食,那敖倉到底的有多少? 據他所知,秦末連年戰亂民不聊生,那時候人都在打仗,根本無法從事農業生產,敖倉被佔後,裡面貯存的糧食支撐了劉邦和項羽滅秦,然後又支撐了劉邦滅楚,一直用到漢武帝時候還能從敖倉調糧食。 由此可見敖倉存糧之多。 這十二個官倉除了已經生亂的碭郡的陳留倉外,別的官倉的糧食一定要保住,這個時代糧食才是最最重要的戰略物資,尤其是這個時候。 胡亥暗暗下定了決心。按下心中所想,點點頭道, “將如今天下大勢告知此三處之勞役。勞役之民願意回鄉的就準其回鄉,想必那時朕的詔書已經到達各郡,不會有人阻攔;不願意回鄉之勞役,兩位愛卿要尋地妥善安置,萬萬不可生亂。” “陛下,這……” 李斯和馮去疾猶豫道,胡亥這個命令跟他們之前商議的有了不同,原本是所有勞役遣送回鄉的,如今胡亥要讓不願意回去的都留下,這可都是定時炸彈啊。 其餘的諸多大臣聽到胡亥的話也是小聲議論起來。 “諸位愛卿不必擔憂,朕自有定計。” 胡亥胸有成竹的淡淡道。見皇帝如此,李斯和馮去疾對砍了一眼無奈的應喏。 “此三處四百餘萬勞役,諸位愛卿務必協助兩位丞相處理妥當,萬不可生亂。然所遣之官吏但有仗勢欺民、貪汙受賄者斬立決,家產充歸國庫。諸位愛卿但有阻撓和作梗者!休怪朕不講情面!” 胡亥這句殺氣騰騰的話,頓時讓所有了解不瞭解而今胡亥的眾多大臣全都心中一凜,不管心中願於不願,頓時齊齊起身道:“臣等遵旨!” 如果沒有李斯、馮去疾、尉繚、蒙氏兄弟、章邯等人收心相助,那麼胡亥說不定還會考慮下這些大臣的意見跟他們商議一下。 但是如今咸陽之兵盡在掌握,又有這些名臣良將相助,胡亥決定堅定不移的用自己認為最正確的方法和最快的速度解決關中和山東等地的亂勢。 不僅是為即將到來的戰亂做準備,更重要的是為戰亂之後中華大地能儘早的恢復元氣。除了這兩個原因還有最重要的一個他說不清道不明的原因。 那就是不知道為什麼,回到咸陽後胡亥心中總有一種莫名的危機感在催促著他,他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