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給趙德鈞。可是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有臣子藉此機會上了一道密奏,說要給趙德鈞增派糧草,從京城到幽州,光路上人吃馬喂的也得浪費不少,而且路上耽擱時間過長,不如下一道聖旨給石敬瑭,讓他先替朝廷墊上這許多糧草給幽州,就算是朝廷借他的。這樣一來不耽誤時間,二來不浪費糧草,三來也能借此削弱石敬瑭的軍力。
朝廷向你借糧草,你不能不借吧?借了以後,你不能總催著朝廷還吧?所以,基本上就是不用還了。如果有朝一日,河東沒有這些糧草無以為繼了,皇帝再隨便派個人送去糧草,又算是賣了一個大大的人情。要說這主意,那是一股餿味兒,可是誰讓這李從珂身邊就沒什麼得力的大臣呢?而馮道、李愚這種不倒翁宰相,對任何事情從來都是不置可否的。所以,李從珂竟然認為這辦法不錯,當即頒下聖旨,說朝廷借河東軍糧萬石,數日內便要送到幽州。臨發聖旨前又良心大發,說夏天快要到了,傳旨的官員也別空走一趟,順便把今年軍隊的夏衣給河東將士們帶過去吧。
石敬瑭接到聖旨,開始一聽說是發夏衣,既高興又詫異。高興的是夏天快到了,給將士們換身新衣服當然不錯;詫異的是李從珂居然能夠主動關心自己,這可是不多見的。可一聽聖旨的後半截,這才知道蘿蔔大頭在後面呢,給你一堆芝麻,是要你出西瓜呢!要說這萬石軍糧,河東倒也不是沒有,可是誰沒事的時候就預備著萬石軍糧準備出借呢?再說了,朝廷向地方借東西,那不擺明了是有借無還麼?可這話又不能這麼說,也不能就這麼回皇上的話,只得唯唯諾諾接了聖旨,回家後琢磨這事該怎麼辦。
虹←橋←書←吧←BOOK。←
第32節:第三章石敬瑭返回河東(9)
張韜聽了,卻哈哈大笑:“這事情其實簡單。朝廷的聖旨,只不過是要看河東是否聽話,不用太過擔心他們是否會還軍糧。趙德鈞上奏章說契丹入侵,要朝廷增派糧草,朝廷就向我們借。將來我們也可以效仿,朝廷必然也會想方設法滿足的。所以,這糧草是一定要借的。朝廷要我們借糧草,是想一舉三得;而我們大大方方出借,卻也是一舉三得。”
“張韜,你倒說說看,我們借糧草能有哪三得?”劉知遠追問。
“這第一得,是我們痛快出借糧草,能夠籠絡人心。契丹入侵是事實,邊境軍士吃緊,沒有足夠的軍糧,趙德鈞也很難支援。想要圖謀大事,第一步就是要籠絡人心,將來我們也不要趙德鈞幫忙,只要他不扯後腿就行。第二,既然沒有這許多糧草,自然就得加緊徵收,自然就會得罪百姓,這屎盆子儘可以扣在李從珂的腦袋上,主公在適當的時候出面撫慰一下,百姓們還不感動萬分?人心向背從來都是決定事情成敗的關鍵。第三,我們可以藉此機會探測一下,軍中對於起兵反唐有什麼樣的反應。我們在做事之前,一定要了解下面人的想法,因為他們是整個事情的參與者和執行者,若是不瞭解他們的想法,貿然行事,就會像李從厚一樣,派了十五萬大軍圍剿李從珂的二萬兵馬,結果卻白白送給李從珂十五萬生力軍。這樣的錯誤,我們是絕對不能犯的。”
劉知遠欽佩地點點頭,覺得張韜說得有理,當即領著張韜和陳暉去找桑維翰。桑維翰聽了張韜的想法後豁然開朗,拉著張韜的手說,你說得不錯,李從珂並不是要我們的萬石軍糧,而是要看我們的態度,我怎麼一開始就鑽了牛角尖呢?張韜你年紀雖然不大,卻對權謀之術鑽研得如此之深,想必家中淵源頗深,不知是否如此?張韜只微笑不答話。當他閉上嘴的時候,任何人都能看得出來,不管用什麼辦法,都不能讓他再開口了。桑維翰只得自嘲地笑笑,隨後甩著那張長臉就去找石敬瑭了。
過了多時,桑維翰方才滿面春風地回來,告訴他們三人,主公已經決定依計行事。這催逼糧草的工作,交由陳暉去做,務求要讓人人都以為是李從珂催逼,讓人們對李從珂恨之入骨;劉知遠去軍中安排,在明日軍中領夏衣時,製造突發事件,觀看眾軍士的反應;至於張韜,則去準備一封書信,等到軍糧湊齊了,交由押糧官帶給趙德鈞,此信務必剛柔並濟,軟硬兼施,既要讓趙德鈞知道我們不傻,也要讓他清楚我們沒那麼自私,最後要讓他明白,幽州和晉陽,井水不犯河水,你趙德鈞在你的地上種什麼我們不管,但是河東這一畝三分地的事,你趙德鈞將來也少插手。
第二天清晨,晉陽校軍場上開始聚集兵丁,除了站崗放哨和巡邏的,城內幾乎所有的兵丁都站在校軍場上了,把個大場子擠得滿滿當當。昨天大家已經得到通知,今天要給大家發放夏天的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