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1 / 4)

小說:正德外記 作者:千頃寒

之於死地。

那王守仁雖研究心學,卻非“平時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的腐儒可比,一見勢頭不妙,心生一計,到了杭州,在錢塘江邊留下一頂帽子一雙鞋,再有一首詩。詩中自道將與波臣為伍,又用錢江射潮的現成典故,以伍子胥含冤負屈而死自比。杭州知府只道他已投江而死,臨江哭奠,致情盡禮,京裡下來的“白靴校尉”哪裡想得到這是一條“金蟬脫殼”之計,見此光景,悄然折回。王守仁的一條命算是撿回來了。

從正德元年冬天起始,大明天子賽如劉瑾與正德皇帝兩個合作,一個只管“降旨”荼毒士林,陷害正人;一個只管玩,玩得昏天黑地,幾乎忘掉自己的身分。

不過,劉瑾也有苦惱。今非昔比,哪裡能整天陪著皇帝玩?想來想去,有個人可以做自己的替身——這個人的家世不明,從小就投在一個大太監錢能名下,便姓了錢,單名一個寧字。錢寧生來乖巧,善伺人意,一看劉瑾得勢,曲意奉承,頗得歡心。劉瑾決定把他保薦到御前,替皇帝去想玩的花樣。

“小寧兒,我打算讓你伺候萬歲爺。”劉瑾問道:“你知道不知道,我為什麼要這麼提拔你?”

錢寧所希冀的就是能夠“通天”,聞言大喜,而臉上的表情完全不同,愁眉苦臉地答說:“我不知道,我也不想去伺候萬歲爺,我只跟著公公!”

尊稱太監,叫他“公公”,劉瑾聽錢寧如此回答,不免詫異,但也高興,“我只當你不識抬舉,原來你是要纏著我,總算是有良心的。不過,”他說:“你果然向著我,就要聽我的話。”

“別的話都聽,公公要攆我,我可不聽。”

“呸!”劉瑾笑罵著,“你倒覺得自己怪不錯的,你還能攆到御前?別再退楞子了,好好聽我說!”

錢寧委委屈屈地答應一聲:“是!”

“我跟你說,我把你保薦給萬歲爺,一則提拔你;二則做我的替身,陪著萬歲爺玩;三則做我的耳目。”劉瑾放低了聲音說:“有兩個人你可得當心!”

“哪兩個?”

“你倒猜猜看!”

“公公,別難我了。”

“我提個頭,一丈八尺一張弓。”

一丈八尺的弓,咱然是長弓;錢寧便即答道:“那用處可太大了!”

“好小子!有你的。”劉瑾使勁在他背上拍了一巴掌,“好好兒幹去!”

兩人在這個啞謎中取得了默契,錢寧要替劉瑾防範的,一個是張永,一個是谷大用。

※ ※ ※很快地,錢寧便成了皇奇*書*電&子^書帝須臾不可離的侍從了。

比起八虎來,錢寧有幾樣格外使皇帝中意之處:第一,年紀相仿,想法差不多。第二,八虎是從皇帝做太子時期的侍從,縱然尊卑如舊,可是在皇帝的感覺中,總有些如老家人與小主人的味道,對錢寧就不會有這種多少有些拘束的感覺。第三,八虎都入中年了,身子長了膘,行動遲滯,何能如錢寧的年輕力壯,矯捷如風?第四,八虎都有重要差使,有時想找哪個玩,偏偏不在跟前,等找了來,興致卻又過了。不比錢寧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總是可以湊在興頭上。

當然,最要緊的是,錢寧比誰都機靈,皇帝心裡的念然還未轉到,他則已經有了安排,從不須費一點心。世上哪裡還有比這樣再痛快的事?

可是,終於有一天,皇帝覺得不痛快,懶懶地什麼玩的事都打不起興趣來。這在錢寧冷眼旁觀,早有跡象了,皇帝厭煩的是這座深宮——九重宮闕,看來看去都是一個樣子,怎不令人厭煩。

“萬歲爺,”錢寧說道:“請暫閉龍目。”

“幹什麼?”

“奴才變個把戲,替萬歲爺解悶。暫閉龍圖片刻,再睜開來看看,有什麼東西?”

“好!你要誑我,你可小心!”

錢寧笑笑不響,將一張圖展了開來,半跪在地上,雙手伸開,然後說道:“請萬歲爺過目。”皇帝睜開眼來,便覺一亮,眼前一條橫幅,施朱敷彩,重樓疊閣,鮮明異常。

“這是什麼所在?”皇帝驚喜地問。

“這還是空中樓閣。只要萬歲爺開金口道得一聲,‘照樣造將起來!’就不是空中樓閣了!普天之下,真正具大神通無邊法力的是萬歲爺這尊活菩薩。”

一番恭維說得皇帝心癢難熬:“取酒來!”他喊,“等我細細看這張圖。”

一面喝酒,一面看圖,錢寧便一面斟酒,一面講解。皇帝眼中看,耳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