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
這些夫人平常都不怎麼出門,採買這樣的事大多都是下人去辦,如今多了在水一方,她們可是在裡面放鬆遊玩,臨走的時候順帶把綢緞買了,多好的一件事。
王妃坐在那裡,聽得百般不是滋味兒,在水一方已經做的那麼大了,再加上綢緞布匹生意,她那幾間綢緞鋪子的生意豈不是要一落千丈?
她有一間綢緞鋪子離在水一方很近,雖然不是與在水一方面對面,但也與在水一方相對了,這個月,總管欣喜若狂的來稟告,收入比上個月上漲了四成有餘。
在水一方開張沒多少天,她的鋪子就漲了四成,若是一個月的話,那鋪子的聲音肯定會更好,她正高興呢,這倒好,在水一方要與她搶綢緞生意了。
想想,心裡就有些窩火,臉上還不能表露,生意天下人做。
知晚作為在水一方幕後老闆,很適時的表露了一下她的看法,“各位且放心,綢緞的生意,在水一方會做,目前已經積極與大越各處綢緞商溝通,務必拿到最精緻上等的綢緞,務必保證種類齊全,讓大家消費愉快,下個月中旬,綢緞間會開張。屆時還請各位夫人大駕光臨。”
“還有擺設,原本也是打算下個月開張的,只是最近在水一方資金出了些問題,那些物件比較貴重。可能要推遲些時日,如果不出意外,下下個月初,會在達觀閣售賣。”
知晚說的雲淡風輕,卻叫她們聽得眼睛瞪圓,在她們看來,在水一方那是消金窟,在水一方缺什麼也不會缺錢,竟然會因為缺錢導致貨物不齊?
太匪夷所思了,難道傳言鎮南王拿了在水一方一百六十萬兩做軍餉的事不僅僅是傳言。而是千真萬確之事?
眾位夫人面面相覷,腦子裡蹦出來一個疑惑:鎮南王的腦袋是不是被門給夾了?
就算一心為公,拿六十萬兩也足夠了,竟然拿一百六十萬兩!
那是個什麼樣的概念啊,即便是一萬兩一張的銀票。也有一沓啊,要換成金子,換成銀子,換成銅板的話……
已經有人受不住咽口水了,看知晚的眼神越發的亮,郡王妃好氣魄,一百六十萬兩就這樣讓王爺拿了。竟然說出來還這般心平氣和,佩服。
有精明的已經忍不住問,需不要她們入股了。
問的很委婉,畢竟在水一方不是一直這樣缺錢,最多明年的這時候,又會有一百六十萬的收入。只會多不會少。
一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
王妃端著茶盞啜著,笑道,“王爺雖然拿了在水一方不少的錢,不過我想那錢朝廷應該會還給在水一方。若是真資金短缺,王府怎麼也能拿出來十萬兩給你。”
知晚輕點了下頭道,“也不是特別的缺,只要能維持收支平衡就可以了,其實蘇府有意入股,我都沒同意。”
誰都知道越郡王妃是七大世家之一的蘇家外孫女,比起她們這些外人,自然是外祖家更值得信任,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道理誰都懂。
在水一方欠蘇家少說也有一兩萬兩,牛奶,羊奶,羊毛,牛肉乾,可都是蘇家張羅的。
聽說蘇家和楚沛他們搭上了線,運送鹽出關,購買牛羊入關要方便的多了些。
最近食鹽的價格降了不少。
有蘇家的功勞,也有忻州的功勞。
當日她教蘇家將鹽滷變成可食用鹽的方法簡單,蘇家照葫蘆畫瓢,鹽的生意一發不可收拾。
茶葉,鹽,酒,布匹,糧食,胭脂水粉,首飾,瓷器。
只有茶葉,知晚沒有插手了。
比起其餘幾樣,茶葉的利潤要少的多。
從這個月開始,在水一方和蘇家,在抨擊著其餘六大世家。
等餘下十九間在水一方建立好,六大世家的收入絕對會縮水至少三成。
安家這時候才知道與蘇家結親是多麼幸運的一件事,雖然受到了抨擊,可是安家主動找蘇家做牛肉乾的聲音,蘇家沒有回絕,還有酒水生意,他們主動找楚沛他們商議,拿到的訂單絕對沒有蘇家打聲招呼時拿的多,就算只是多一成,那也是比不小的利潤。
本來六大世家還可以聯手抨擊在水一方,聯合朝中官員,舉薦皇上撤掉禁酒令,可是現在麼,在水一方的收入給了一百六十萬兩當做軍餉,六大世家捨得拿出來麼?
若是捨得的話,今天湊齊,明天撤銷。
朝廷才不管你們賣不賣酒水,朝廷要的是錢!
一句話堵的六大世家有口難言,再退一步說,在水一方是鎮南王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