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看到連國王都在用金匠的‘收據’,更加對金匠的信用堅信不疑,於是金匠的‘收據’變成了等同於金幣的硬通貨,可以在市場買到任何東西。
國王的日子過的更加開心了,他不斷向金匠借錢,拿借來的‘收據’去購買武器和戰馬,去支付石匠的工資來修繕宮殿,去購買新鮮的水果來取悅妃子。而金匠很寬宏大量,不介意國王債臺高築,因為國王的債務越高,金匠收取的利息越多。‘收據’充當鉅額軍費流進市場,漸漸的,整個王國都在使用金匠的‘收據’,而公民的稅款也源源不斷流進了金匠的賬戶。
並且,當金匠的‘收據’作為一種輕便的優質貨幣流通於市場的時候,大額貿易變得輕鬆簡便起來。這讓市場變得空前繁榮,王國的工商業開始蓬勃發展,而這繁榮的一切,全部奠基於‘收據’這種基礎貨幣上。國王的子民親切而尊敬地把‘收據’稱為‘英鎊’。
突然有一天,國王意識到:他永遠也無法還清金匠的債款。因為如果國王還清債款,那麼‘收據’將全部歸還給金匠,於是‘英鎊’也會從市場上消失。人們會回到‘以物換物’的部落時代。這對王國的經濟是毀滅性打擊。
國王痛定思痛,決定懸崖勒馬。他開始剋制**,遣退了所有石匠,喝罵了撒嬌的妃子,整頓了驕奢的軍隊,大力裁減開支。終於,賢明的國王停止向金匠借錢。王國的債務開始停止增長,並且穩步縮水。
金匠發現,國王正在試圖還清債款。他很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