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3 / 4)

小說:疾風知勁草 作者:童舟

少迴旋餘地。可就是這樣,兩團仍然堅持戰鬥。

正月初六,宿遷、睢寧和安徽泗縣的三城日軍全部出動,分南北兩線向這兩團發動進攻。北縣為牽制性進攻,由宿遷城日軍單獨行動。敵人沿縣城北海鄭公路向東進攻,在馬窯、小嶺以西與六六八團遭遇。六六八團在該地區有一連官兵,與既設陣地上和來犯日寇激戰,雙方激戰達四小時。下午天空忽然雨雪交加,日寇攻勢稍減,守軍主動撤出退守天同庵、程大莊與敵軍對峙,並加強警戒。

南線是日寇主攻方向。宿、睢、泗三城之敵一千多人,在初五日夜間完成集結。初六日拂曉,敵步兵、騎兵、炮兵、坦克組成混合兵團,兵分兩路,兵鋒直指洋河鎮西北的羅圩,妄圖奪下羅圩後,再進犯洋河鎮。一路以少部精銳深入羅圩以東姜王莊狙擊警戒洋河方向的萬團,另一路以大部兵力,正面進攻羅圩。這是日寇主攻方向。羅圩是洋河西大門,該地若有閃失,敵兵將長驅洋河鎮,故萬毅團長作如下戰鬥部署:命令一營、三營、配合團部騎兵排在南北兩翼作機動。令二營配屬重機槍連、炮兵連進駐羅圩內固守。二營進羅圩後加固工事,嚴陣以待。八時左右,敵機飛臨羅圩上空,掃射轟炸一番,同時炮兵也向圩內發射炮彈。圩內二營官兵安穩如山,雖然工事被炸燬,守軍冒死修復。九時,日軍開始進攻。前面鬼子坦克開道,後面步兵緊隨坦克向羅圩進攻。守軍待敵進入到有效射程內,槍彈齊發,圩內守軍打出的炮彈在敵群中開花,輕重機槍打出扇面一樣的子彈,鬼子兵像收割的麥草一樣,一倒就是一片。具有武士道精神的鬼子不顧傷亡依然前進。守軍佔據有利地形,英勇還擊。敵人遭我重大殺傷,漸感不支,開始後撤。此時正是正午時分,天空下起雨雪,敵人再次組織進攻。圩內工事部分已被敵軍炮火摧毀,守軍也遭守相當傷亡,但他們決不後退。敵人集中力量攻其一點。敵兵已攻到圩牆下,有的架起竹梯,攀登被炮火炸燬的土圩牆。圩內守軍之二營營長見狀,大吼一聲:“弟兄們,跟我上,決不能讓鬼子進入圩子半步。”他揮槍帶領部分守軍與敵激戰,雙方機槍突突突地狂掃對方。守軍英勇作戰,敵人終被趕了回去。天空先是小雨夾雪,漸至雪花飛舞,守軍愈戰愈勇,誓死守衛羅圩。日軍依仗坦克重炮,不顧慘重傷亡,孤注一擲,全力進攻,又漸漸攻到圩外水壕。不少日軍用撐杆跳方式跨越水壕,攀越圩牆,攻入圩內,與守軍巷戰,又屠殺圩內群眾。守軍躍出出掩體與敵肉搏。羅圩告急,守圩的二營營長急電萬毅團長。萬團長發覺日軍全力進攻羅圩,便命令羅圩兩翼待命的一營、三營全力出擊,兩支部隊像兩把利劍,從兩翼殺出,直插敵敵人兩肋。日寇陣角大亂。羅圩內守軍見友軍部隊殺向敵人,勇氣大增。復又把敵人趕入羅圩,並趁勢追擊。天空彤雲密佈,日機無法出動,敵軍無空中支援,優勢漸失,紛紛敗退。下午三時,日軍撤退至羅圩十幾裡地外,萬團集中所有兵力,想聚殲這批日軍,無奈天空漸晴,日軍飛機出動,萬團才撤出戰鬥。眼看被包圍聚殲的日軍殘部,突然看到自己的飛機前來作戰,便匆忙建起一道野戰工事固守。萬團撤後,敵軍再無力發動進攻,狼狽退出戰場。羅圩保衛戰共殲滅日軍數百人,這也是東北軍兩個團在宿遷地區的最後一戰,此戰後兩團奉命退出宿遷。至此國民黨軍隊在宿遷的百日抗戰宣告結束。

萬毅團長接到上級撤出宿遷的命令後,下令收集掩埋戰死官兵的遺體,分處掩埋。他命人叫來張英華,對張英華說:“我部已奉命轉移,為了感謝宿遷黨組織的支援和幫助,我已決定,從繳獲的日軍的武器中抽出五十支三八大蓋步槍和五挺歪把輕機槍交給你們。”張英華說:“這批武器對我們來說真是雪中送炭。我們當地方人是不缺,就是缺少順手的傢伙。”他又關心地詢問萬毅團長:“但不知撤出宿遷何時再得相見?”萬毅團長堅定地說:“國共雖已合作抗日,但蔣介石排除異己的目的,不會改變,尤其是共產黨人的部隊,必欲除之而後快。國民黨和共產黨的摩擦不要避免。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的部隊今後絕不允許進攻我們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和游擊隊,決不能搞軍事摩擦。”張英華向萬毅團長投來信任和欽佩的目光。萬毅團長又對張英華說:“同志,我部送你們的這批武器將由我派人和你一道回去,並護送你一起交給宿遷縣委,再見啦同志。”他和張英華握手告別。

萬毅,東北人,學生時代就充滿愛國熱情,抗戰前已秘密加入*,在宿遷百日保衛戰中,雖然是在抗戰初期,日寇憑武器精良,又借席捲半個中國初勝之餘威,加上武士道精神,不把中國軍隊放在眼裡。而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