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1 / 4)

小說:時空倒爺生活 作者:天馬行空

“六月飛雪啊!這是有多大的冤屈才會下這麼大的雪?” 唐明朗裹緊身上的軍大衣,這天氣太冷了他裡面穿著貼身的羽絨衣,外面套上軍大衣,還是冷得難受。那風都是凍骨頭的。

“人類遭受滅頂之災,還不是大冤屈嗎?”田嫣然抱著小唐筠靠近火堆,這種天氣,孩子和老人是最禁受不住的。他們四人為了小孩子可想盡了辦法,用能保暖的各種衣料將孩子包成球,並用一個小玻璃瓶充當暖手瓶,灌入熱水後給孩子取暖。並將孩子放進自己的衣服裡面。用體溫溫暖孩子。

唐筠這孩子走了大運,雖然她沒有了父母,但遇到白棠四個有能力又對她好的人,否則這樣惡劣的天氣。小孩子無法活命是必然的。如今。小孩子吃飽喝足。窩在溫暖的懷抱中開心地吐著泡泡,長了肉的小臉分外可愛,讓人看著忍不住微笑。忘記了門外的惡劣環境。

白棠戳了戳小嬰兒的包子臉,開口道:“雖然我們在大雪降落前找了一個避難處,但我想還是應該早點兒回到s省才好!”

他們如今所在的是一戶窯洞中,這個窯洞很有些年份了,但內裡裝修得不錯,該是有人常年入住。窯洞是就土山的山崖挖成的作為住屋的山洞或土屋,是華夏西北黃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這一“穴居式”民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窯洞冬暖夏涼,住著舒適,節能,同時傳統的空間又滲透著與自然的和諧,樸素的外觀在建築美學上也是別具匠心。挖窯洞是一門大學問,可不止在山壁上挖一個洞這麼簡單。首先是挖地基,窯洞所指的地基乃是先確定挖的窯洞型別,將窯洞的大致形狀挖成,這是一項苦力活。現代還好說,可以急用機械施工,但在古代,人們挖窯洞只能靠著人力一點一點地挖,用籠筐一擔一擔將土擔上來,非常辛苦。地基的大致形狀挖成以後,就要把表面修理平整,當地人叫做“刮崖面子”。刮者的眼力、技藝、手勁和力氣好的話才能在山壁上刮出美妙的圖案。崖面子刮好後,就開始打窯。打窯就是把窯洞的形狀挖出,把土運走。打窯洞不能操之過急,急了土中水分大,容易坍塌。窯洞打好後,接著就是鏃窯,或叫“剔窯”、“銑窯”。從窯頂開始剔出拱形,把窯幫刮光,刮平整,這樣打窯就算完成了。等窯洞晾乾之後,接著用黃土和鍘碎的麥草和泥,用來泥窯。泥窯的泥用乾土和才有筋,泥成的平面光滑平順。溼土和的泥性粘不好用。泥窯至少泥兩層,粗泥一層,細泥一層,也有泥三層的。日後住久了,窯壁燻黑,可以再泥。第三步是扎山牆、安門窗。窯泥完之後,再用土墜子扎山牆、安門窗,一般是門上高處安高窗,和門並列安低窗,一門二窗。門內靠窗盤炕,門外靠牆立煙囪,炕靠窗是為了出煙快,有利於窯洞環境,對身體好,婦女在熱炕上做針線活光線也好。經過這幾步的挖掘修整,窯洞基本挖成。

上至周先祖時期,土窯洞就遍佈山原谷地。《詩經》稱為“陶復陶穴”,唐宋時期,窯洞種類增多,每個窯洞有了明確分工,有暗莊、明莊和四合院莊,明清時期出現了小城堡,高大土牆將一組窯洞或土炕圍起來,以防禦兵荒和盜賊,俗稱為堡子。窯洞一般有靠崖式窯洞,下沉式窯洞、獨立式等形式,其中靠山窯應用較多,它是建築在山坡,土原邊緣處,常依 山向上呈現數級臺階式分佈,下層窯頂為上層前庭,視野開闊。下沉式窯洞則是就地挖一個方形地坑,再在內壁挖窯洞,形成一個地下四合院。黃土高原是天下黃土最深厚的地方,也是居民窯洞最多最稠密的地方。窯洞密密層層,鱗次櫛比,有人曾喻為:如掛在雲霧中的洞天神府,似鑲嵌在黃土高原上的顆顆明珠。

隨著經濟的發展,窯洞的廢棄越來越多,挖掘的很少,挖掘方式也越來越不被人知道,再過一二十年,挖窯方法很可能就會失傳。現如今,住窯洞的人沒有多少了,大多數的人都寧願住高樓大廈,即使農村的居民也願意修建二三層的小洋樓居住,而不是住“土得掉渣”的窯洞。也只有年紀大了喜歡懷舊的老人愛住窯洞。畢竟窯洞東暖夏涼,比成天待在空調房中強。

也許是住的老人,白棠四人選的這個窯洞中還砌了火炕,燒上火後,坐在炕上肯定暖和無比——至少現在他們沒有燒炕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沒有收集到足夠的柴火。

窯洞大門關得緊緊的,洞裡面的溫度比洞外高了許多度,屬於普通人也可以接受的範圍。聽到白棠要冒著寒冷天氣趕路的話,其他三人有一瞬間的猶豫。外面的天氣太過惡劣,只怕再也找不到這麼好的一處暫住地了。

“我同意白棠的提議,我要趕緊回家。我祖父母和爸媽還在家等著我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