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節前一場大雪,讓人們領略了冬季北美的氣候變化,此時,美國人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呆在家裡,不呆也不行。美國幾乎人人都開車,大雪過後,道路非常溼滑,沒有單位被要求掃除門前的積雪,也沒有個人被動員掃雪的號召,所有的住戶只是“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沒有人也不會有人義務清掃道路上的積雪。政府的除雪能力十分有限,所以,一下雪,當地電視臺就播放哪些單位放假,哪些道路關閉。基本上是所有中學、小學都放假,大學和機關上班時間推後或放假。在聖誕節前的那一場大雪過後一週時間,尕樂只上了一天半學。下雪就是他們的“休息令”,這在國內是不可思議的。
二是奧巴馬勝選,也使今年美國聖誕節的氣氛歡快了許多,似乎是壓抑了很久的大部分美國民眾終於可以開心了。所以,儘管美國金融危機嚴重,但節日的購物氣氛和向親朋好友致聖誕祝福的熱情仍然高漲。大家見面聊天,對即將御任的布什總統談到他後悔發動伊拉克戰爭都嗤之以鼻。我深切地感受到奧巴馬當選是美國曆史的一個轉折,或者說是美國傳統保守主義被大部分美國人排斥的開始,黑人和移民都從內心感到高興。
因為聖誕節前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提前一週放假,所以,學校組織的活動一般都安排在聖誕節放假前,這樣一來,節日慶祝活動就提前進行了。美國的家庭大約在一個月前就用彩燈裝飾自家的門廊和柵欄,一到夜晚,煞是好看,這樣提前來拜聖誕的學生和朋友也會感到節日氣氛。我們應邀參加了一個老師組織的學生聖誕活動,活動是從晚上6點開始的。
第一步是大家在老師家一起吃飯,每一個人帶一份聖誕禮物。
第二步去周圍鄰居家門前唱聖誕快樂歌,當然是學校老師的家。
第三步是開車去附近的老師家唱聖誕快樂歌。7輛車浩浩蕩蕩。
第四步,大約在9點鐘到了一個老師家,他們寬敞的房子提供給學生舉行聖誕禮物抽獎開獎活動,這也是最精彩的部分。有一個規矩我是第一次遇到,就是你拿到一個禮物,如果後面抽獎的人喜歡你已經拿到的禮物,他可以把你的拿走,把獎號給你,讓你再重新拿一個禮物。所以,保護好你心愛的禮物就是一個困難的任務。尕樂拿到了她最喜歡的大禮物:一大罐子泡泡糖,緊緊抱在懷裡,別人只好打消了換走她的禮物的念頭。我抽到了一頂冬季毛線帽子,很多男生喜歡,我從一個眼睛緊緊盯著帽子的男生手裡,給尕樂換了一個聖誕音樂盒,皆大歡喜。
聖誕感受美國人的節日活動(2)
聖誕節對美國人來說主要有兩層意義:一是家人團聚,一是聖誕購物。家人團聚,一般情況下未婚的孩子會回到父母家,如果孩子結婚,父母會提前到孩子家,未婚的兄弟姐妹也會到時聚集在父母呆的地方。邀請我們去的這家美國人,就是這種情況,母親從外地提前趕到她的家,準備過聖誕節,她的妹妹在聖誕前一天也趕到她家一起過聖誕。她有2個孩子,加上我和尕樂,聖誕前夜她們家有8個人。至於聖誕購物,則又是另一番熱鬧情形。
我們是下午6點到的她家,進屋後,我發現還有4個人在客廳裡聊天。他們一般都會站在那裡,手裡拿一杯葡萄酒,我過去和他們一一打過招呼後,他們就和主人告別,準備離開。當時我在想他們不是她邀請的客人嗎?這撥人剛走,又有一撥人敲門,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晚上8點半鐘。原來,和中國的春節一樣,聖誕節前夜,在晚飯前後,你的好朋友和鄰居都會到你家為你送來祝福,惟獨不同的地方是他們會在進門前或出門前唱一首“祝聖誕快樂”的歌(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歌曲清脆的節奏和宏亮的聲音使人們倍感振奮。
聖誕之夜的大餐就是在這種不斷被打斷並不斷有新的客人參加進來的氣氛中進行。有一陣子,客廳裡起碼站著十五六個人,人們的衣著顯然不同平常,特別是女士們的穿戴打扮十分鮮豔,美國人是最會讚美別人的,他們不會誇張,卻十分機敏,讓你感到與眾不同。他們的微笑和舉止十分坦誠,說話時目光不會左顧右盼,而是十分認真傾聽的樣子,迎面或擦肩而過時,他們總是會微笑相送。當然,告別時,美國人會擁抱、親吻,十分自然,沒有一點忸忸怩怩或矯揉造作。
聖誕晚餐後,我們和主人一家玩一種我稱之為“美國麻將”的棋,就是摸牌和出牌與中國麻將類似,只是形式是數字,不是條、筒、餅、萬,計算結局的方法也不一樣,就是把你手裡剩下的牌的數字記下來,和前面幾盤裡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