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別人來說,鬼樓就是禁地,但是對於謝浪而言,這裡就是一塊安靜的聖地。
日間諸葛明的一番話,讓謝浪需要找個地方消化消化,而鬼樓很顯然就是一塊絕好的地方。
雖然鬼樓已經很陳舊了,但是當初周旭的設計卻是很到位,一踏入鬼樓之後,頓時有種將外面世界的喧囂隔離在外,內心之中湧出一種難得的寧靜。
謝浪出現在鬼樓最上面的鐘樓上的時,月亮這時候也升了起來。
在成都,並不時常看見月亮,尤其是秋冬季的時候,因為霧氣很大。
月光下,落杏林中的杏葉黃了落了,枝上剩下的葉片已經不是很多了。
天有四時,地有四方,人有四象。
天地之間,似乎真的有一種力量,一種法則引導著世間萬物的生滅和進化。
天地中的萬事萬物,都有靈性,這種靈性是什麼東西?透過和諸葛明的一番探討,謝浪覺得這種靈性就是萬事萬物對於天地間的這種法則和力量的感悟、容納。
所謂的本源力量,雖然只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或者法則,但是應該有很多種表現形式。
風雷雨電雪雲等等,這些應該都是本源力量的體現形式之一。透過這些不同的形式,本源力量推導著世界萬事萬物向著它所想要的方向繁衍、進化甚至滅亡。
世間任何一個人,無時無刻都在被這種這種無形的力量支配和引導,但是卻無法去利用和控制這種力量,更無法看清楚這種力量的本質和目的。
但是總有一些人,開始了對這種力量的探索和應用,這些人就是所謂的傳奇匠人。
匠人的存在,幾乎要追溯到人類歷史誕生的時候,那是一個非常久遠的歷史。
而匠人存在的目的,就是利用天地間的其餘物品,製造成有用的工具,來改善人類的生活。
因此,也可以說,匠人其實就是常年將天地間的其餘東西,製作成工具的一類人。由於這些人長年累月地和一些材料接觸,自然而然地開始對這些材料變得熟悉,然後演變成為“瞭解”,他們開始利用對材料的“瞭解”,想盡辦法將材料的效能發揮到極致,因此這些人對於材料的“瞭解”也開始與日俱增。
逐漸,這些發現了一些奇特的手法或者方式,能夠將材料的“靈性”儘量多的開發、釋放出來,這種手法和方式就是流傳在傳奇匠人當中的技藝和最神秘莫測的鳳文。
所謂的傳奇匠人利用鳳文和材料“溝通”,可能也就是這個過程了。
這就是謝浪猜想傳奇匠人的技藝和鳳文的誕生過程。謝浪雖然已經是踏入了傳奇匠人之列,但相對於天機城和九方樓這樣的“單位”,他只能算是一個“野路子”,他成為傳奇匠人的過程原本也有些運氣和不可捉摸的因素在裡面。
關於傳奇匠人的很多東西,都是謝浪從一窮二白的基礎上自行領悟出來的。
正因為如此,有些東西,謝浪自己也無法確認究竟是不是領會對了。如果去天機城,那裡有很多前輩高人,或許能夠給他指點迷津,但是謝浪現在卻沒有這個打算。現在,對於天機城,謝浪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嚮往了,因為他不想被天機城的一些規矩所束縛,而且他覺得這種自行領悟的過程也挺不錯的,也許到了無法進步的時候,才是去天機城的良機。
人合地,地應天。
這是諸葛明所領悟來的方式,對於謝浪而言,這東西同樣實用。
只是,謝浪也不直到如何才能夠做到這一點。
在鐘樓裡面思索了良久,謝浪腦中忽有所感,操起雷火錘,輕輕地擊打著排骨的身軀。
“轟隆!~”
每一次擊打,雷火錘都會迸出一團火光,然後響起低沉的雷鳴聲音。
有時候,這種低沉的雷鳴聲音會在排骨的身軀裡面蔓延開,一陣之後才會消失。而有時候,這種低沉的雷鳴聲很快就消失了。
起初,謝浪一邊擊打,一邊還要檢視排骨的情況。
隨後,謝浪索性閉上了眼睛,只是用耳朵去傾聽雷火錘和排骨撞擊的聲音。這是謝浪從馬文成那裡學來的本事,用耳朵去傾聽,有時候反而比眼睛看得更“細微”。
雖然每次雷火錘擊打排骨,都會發出低沉的雷鳴聲,但是有時候略高,有時候略低,有時候餘音過長,有時候略顯沉悶。即是每一錘下去的力道和位置一樣,依然會有細微的聲音差別。
謝浪全神貫注地傾聽,把握到了聲音中的這些細微差別,然後這聲音由兩耳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