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果然在裡面了。
他這下來了興趣,蹲下把玉貔貅裡的東西都拿了出來擺在地下:六本線裝書、五個大小不一的彩色珠子、一片紅色的楓葉、一塊巴掌大小的圓玻璃、一個青瓷小瓶和一串手鍊式的珠子。
“怪不得杜昂那小子一翻手就弄出一件東西來,敢情寶貝都藏在這裡面。”他坐在地上,逐個打量這些物件。
那串珠子看上去很像是和尚用的念珠。青瓷小瓶像是個小巧的花瓶,裡面是空的。那塊圓玻璃差不多有一厘米厚,質地很純,通體透亮,似乎是人造水晶。而那片楓葉卻不是真正的樹葉,倒像是個模擬的藝術品。
五個珠子中最大的一個有乒乓球大小,色澤明黃,發出淡淡的光彩,有點像傳說中的夜明珠。不過光線實在太弱了,根本不能用來照明。另外四個珠子有大號玻璃球那麼大,個頭比較接近,兩個紅色兩個白色,都是晶瑩剔透,表面隱隱有光彩流動。
這些東西應該都是寶貝,他不敢亂擺弄,生怕哪樣東西會像“裂雲錐”那樣突然變大,把房子給撐破了。為了保險起見,他看了一會就把這些東西都收進了玉貔貅裡,只留下六本書,都攤開來擺在書桌上,然後在桌前坐了下來。
這幾本書薄厚不一,最厚的一本有300多頁,最薄的只有幾十張紙,並且都是線裝的,看上去很陣舊,顯然是有些年頭了。書名大都比較唬人,分別是《青城引氣訣》、《馭劍術》、《玄元真訣》、《雷霆九式》、《金剛伏魔心經》,還有一本沒有名字。
書裡面的文字都是豎排繁體,看上去非常像手寫的,大多數書裡都有插圖。五本有名字的,書頁都完好無損,甚至連毛邊都沒有。只有那本沒名字的書,像是從哪裡扯來的半本,書線似乎都是後裝上去的。
這幾本書都符合絕世秘籍的標準,秦漠陽越看越喜歡,心想我雖然練不了玄功,研究研究當個專家也不錯,反正專家這種東西是可以光說不練的。
他咳嗽一聲,把最溥的那本《馭劍術》拿了起來。看書名他以為裡面記載的是千里之外取人首級的必殺絕技,看了第一頁才知道這是教人踩著劍飛行的法術,心想:“為什麼不叫‘御劍術’而叫‘馭劍術’呢,難道是通假字?還是因為這也是個殘本?”
這書只有幾十頁,他很快就翻完了,除了知道這是青城派的法術外,裡面大多數內容都看得不知所云,關鍵是專有名詞實在太多了。
於是他放下這本書,把《青城引氣訣》拿起來研讀,希望能對看懂《馭劍術》有所幫助。
這本書的開頭寫著: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無慾也以觀其妙,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這段《道德經》上的內容秦漠陽並不陌生,課本上曾經講過,不由心想,這跟修煉玄功有關麼?一行行看了下去,終於在第二頁的最後看到“此為我青城入玄心法”幾個字。
再往後翻時,凡是碰到大談道家學術思想的內容他就跳過去,涉及到玄功修煉的內容才仔細研讀。書裡還有不少圖畫,畫的是打坐姿勢和一些脈絡。他花了兩個多小時的時間,終於把這本一百來頁的書看完了。
按書上所說,修煉道門玄功,第一步便是進入物我兩忘的“四體空明”境界。在進入空明境界後,就能感到氣機牽動,體察到天地間的五行之氣。除了一些引經據典的廢話外,書前面的一大半就是在講如何進入空明境界。並說根據人的資質不同,一般需要幾個月到兩年不等時間。
書後面一小半內容,講的是如何透過吐納引氣入體。等到體內有了氣感,便進入了所謂的“引氣”階段,算是踏進了修道的門檻。從“四體空明”到“引氣”,僅有一線之隔,水到而渠成。
講到這個地方書便結束了,至於進入“引氣”後如何修煉,上面隻字未提。
第一卷 小城故事 第010章 引氣
秦漠陽在腦子裡把《青城引氣訣》上的內容又回顧了一遍,得出一個結論,這本書講的是道家功法的入門基礎,相當於學數學時的乘法口訣表,根本不是什麼神功秘籍。他估計只要是個修煉的道士就懂得上面的道理。
心想:“道理其實很簡單嘛,為什麼講得這麼複雜呢?天地間的五行之氣,估計就是自然界的一種能量。打坐練功就是積累能量的過程。空明境界也好,吐納調息也罷,估計就是把身體調節到接收能量的最佳狀態。這些能量儲存到身體裡,大概就是道士們說的真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