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3 / 4)

小說:崇禎皇帝 作者:蠍子王

不知下情,事情臨頭了朕還矇在鼓裡。”

“皇上此話可謂中的之言。當年閣臣李茶陵曾備言旱情之慘酷,裡面的幾句話,多少年了臣一直牢記不敢有忘。”

“哪幾句話?”

韓爌緩聲吟誦道:“夫閭閻之情,郡縣不得而知也;郡縣之情,廟堂不得而知也;廟堂之情,九重亦不得而知也;始於容隱,成於矇蔽。容隱之端甚小,矇蔽之禍甚深。”他眼裡竟閃著一絲淚光,神情顯出幾分悲憤,“胡廷宴身為朝廷二品大員,若是平日留心救荒安民,何至束手無策,謊報欺君!”

君臣二人心頭各覺沉重,默然相對許久。韓爌見李標、錢龍錫進來,話鋒一轉道:“賑災之難不在年前,而在開春以後。臣擔憂那時若賑濟不力,民飢而從賊,流寇日眾,又誤了耕種夏糧,局面大壞,無法收拾。若年前能發放些錢糧,必能遏制流寇蔓延之勢,那些迫於生計的百姓也會失了從賊之心,流寇不剿自滅。”

李標道:“韓閣老所言甚是。但國庫空虛,一時難以籌措如此多的錢糧,臣空懷為皇上分憂之志,也無可奈何。臣代理首輔之職已三月有餘,門戶之隙,臣不能消;兵食之計,臣不能籌;民生之窮,臣不能救;實在有傷皇上知人之明。臣願將今年的俸祿捐出,賑救陝西災民。”

崇禎搖頭道:“先生們身為閣臣,平日裡為國憂勞,替朕興利除害,朝廷受益實多,俸祿是你們該拿的,朕怎麼好再逼討回來,朝廷還沒有窮到如此地步。再說你們這樣做,也是教天下大小臣工為難,捐俸心疼得要罵,不捐又怕誤了前程。他們會罵先生們一意凌下媚上,不管他人苦樂,罵你們也就是罵朕昏庸,不能愛恤百官,朕不能為自家招罵名呀!”

“臣一時心急,出此下策,若不是聖慮深遠,臣觸犯群僚倒不打緊,只是陷皇上於不明之地,深感惶恐。”李標暗悔出言孟浪,見皇上如此體恤,心下禁不住地感激。

崇禎笑道:“先生位居揆閣,今後要為朕做的事還多,若是得罪了群僚,如何自處?唾沫星子也能淹死人的。朕不同,本來就是孤家寡人嘛!”

三人聽得幾乎要笑出聲來,錢龍錫道:“皇上洞徹人情,聖睿直追太祖、成祖,無怪臣工們都以為皇上不可及處甚多。”

“臣工懾於皇帝之威,言辭阿諛也是人之常情,哪裡能當得真?”崇禎神色淡然,似是有些不以為意。

錢龍錫微紅了臉道:“臣愚鈍,可一部十七史也記得不少。皇上經筵日講不間斷不懈怠曠古罕聞。皇上春秋正盛卻不惑於聲色,宮禁肅清,深合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旨,也可說超邁前賢。皇上恭勤節儉,勵精圖治,將每日置辦御膳所費數百兩銀子減降為三十兩,將冠袍靴履每日一換改為每月一換,玉熙宮的伶人也多有黜裁。皇上富有四海,所食的捻轉兒、包兒飯、長命菜、銀苗菜,比之市井商賈那些富貴人家竟還有所不如。這是前代的帝王可比的麼?臣等親眼所見,皇上竟不認賬了!”

崇禎見他說得切直,不禁笑起來,打趣道:“朕認賬,說朕的好話再不認賬,豈不是不識抬舉了?”韓爌、李標也都笑了起來,崇禎接著道:“外廷說的不全是好話吧?有壞話也說來聽聽。”

錢龍錫沉吟說:“有壞話那些外頭的朝臣也不會說與老臣的。”

崇禎笑容一斂,嘆道:“偏聽則暗,朕知道這個理兒!外廷的傳言,朕也聽到一二,你只講了‘三不可及’,還有‘五不自知’未說,朕明白你是在為朕留體面。那‘五不自知’說得也有幾分道理,算給朕提了醒兒,但朕不能容他。一是有話不直言,卻在背後妄議,誹謗朝政,眼裡沒有朕,其心不可測;二是一隅之見,未免言過其實,朕不全贊同。朕將這些話寫下來放在枕邊,睡覺前反覆地看幾遍,上面的話大多默識於胸,說朕不該將大小臣工當作蠢才,不該猜忌多疑,不該妄自尊大,不該事必躬親……一大堆的不是。”他吃了一口茶,起身慢踱著步子,思索道:“還有人說朕苛於求治,自用之心太重,朕記得有這麼幾句:‘夫天下可以一人理乎?恃一人之聰明,而使臣下不得盡其忠,則陛下之耳目有時而壅塞矣!憑一己之英斷,而使諸大夫國人不得衷其是,則陛下之意見有時而移矣!……求治之心操之過急,不免釀為功利,功利之不已轉為刑名,刑名之不已流為猜忌,猜忌之不已積為壅蔽。’”

崇禎停下來,目光炯炯地看著三位老臣,噓出一口長氣道:“話說得重了些,朕聽來頗覺刺耳,但這些人尚不失忠愛之心,只是言多迂腐,全不曉國勢人情。近幾年來,逆閹魏忠賢盜竊國柄,百事廢弛,朕事多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