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他就跟內閣大臣解釋說:“我懲罰這二廝,不是因為他們指手畫腳地要我冊立恭妃,而是,他們居然推己及人地把我想得如此齷齪,天下人都知道,我朝立太子,自有祖宗成法,我怎麼敢隨便破壞?”
但他這種解釋顯然說服不了士大夫們的猜測,刑部主事孫如法上疏,直指鄭貴妃。奏疏內容幾乎變成了質問:請問,恭妃生長子,已快五年了,您說您按照祖宗成法辦事,可為什麼不給她們封地?貴妃鄭氏一生子,您就加封為皇貴妃,而且又得到了進封,請問,事情在這裡明擺著,天下人想不懷疑會遭到天打雷劈的。
萬曆笑了,是嗎?天打雷劈?好的,據說潮陽那裡經常有暴風雨,你去那裡做典史吧。孫如法去了潮陽,朝堂之上計程車大夫們更加起勁了。御史孫維城、楊紹程又上疏請定太子,萬曆的對策是,誰的上疏只要和國本與鄭貴妃有關,誰就被免職。
群臣們前仆後繼,都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接二連三地責問萬曆。萬曆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大臣們越是讓他立長子為太子,他越是不立。到了萬曆十八年(1590年),他已經把大明帝國的腦袋砍掉一半了,廷臣們依舊對著深宮中的他大聲叫喊:立太子。
萬曆十八年正月初一,他召見大學士申時行等人,申時行乘機再提立長子為皇太子之事,萬曆還是說,太小,等一等。
這年的十月,廷臣以儲位未定,交章請冊立。萬曆真的是被逼得沒有辦法了,只好跟群臣們約定,如果在明年春夏之前,沒有人再提此事,我就於冬間議行,否則,他只能等到長子十五歲了。
大臣們見萬曆終於定出了時間,好不高興。這陣高興沒有過多久,萬曆在第二年的春天又說,明年春天再舉行。大臣們覺得不過一年時間,那就再等一下吧。
。。
國本之爭(2)
可就在萬曆十九年(1591年)八月,他答應冊立東宮的日期已經接近,工部主事張有德上疏要求準備冊封的儀物,萬曆奸笑了。他終於等到了這一天,先是扣了張有德三個月薪水,然後跟大臣們解釋說,大家明明說好了的,在這期間誰也不提國本之事。這可是你們先犯規的,大臣們認為這是萬曆在耍賴,萬曆卻反覆重申那個約定。
在當時的萬曆看來,皇后並沒有生兒子,朱常洛與朱常洵都不是嫡子,立哪個兒子做太子應該是自己的事。貴為皇帝,想立自己心愛的女人生的兒子做繼承人關大臣們什麼事。他或許還罵了自己的祖宗,因為祖宗留下來的規矩的確關大臣們的事。
鄭貴妃在萬曆十九年這一年真是笑容滿面,因為在萬曆的耍賴下,對太子的冊立可以延緩了。這不僅僅是延緩,如果萬曆繼續耍賴下去,就很有可能是更改。
可大臣們卻不這樣想,他們認為,這件事已經快十年了,兄弟們也倒了不少,自己學富五車,又有這麼多兄弟,居然用了十年時間也做不成這樣一件事情,日後到了地府,如何跟大明的祖宗交代?
就在萬曆二十年(1592年)正月,禮科都事中李獻可同六科諸臣聯合上疏,要求皇長子應該學習了。從這一點來看,朱常洛在十一歲之前就沒有學過什麼文化知識。可見萬曆對他的感情是多麼的淡薄。
萬曆看到這封奏疏,大怒。其實大臣所謂的學習就是希望萬曆允許皇長子接受帝王教育。他一怒,就打人。但打了一批,又來了一批,一直到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正月,萬曆打不動了。此時,他已把斷頭政治運用自如,只在國本事情上動一動腦袋。可他覺得這樣下去,有違自己的斷頭政治的宗旨,就跟大臣們說,這樣吧,既然大家都對這件事這麼感興趣,我也只好按照祖宗成法來辦了。祖宗說:“立嫡不立庶”,現在王皇后雖然沒有生育,但未必不代表她以後也不生育。如果她生了一個孩子,我就將其冊立為太子。那麼現在,我就將皇長子封王。
但同時,他又把三子朱常洵與五子朱常浩封王。訊息一傳出,大臣們譁然。有大臣跑回家就開始寫奏疏,第二天就呈給內閣。大臣們的意思是驚人的一致:您封了三個王,那麼,請問三王之間有差別嗎?如果沒有差別,皇長子的地位何在?
這種瞞天過海的計策沒有取得成效,不得已,這年的二月,萬曆收回三王並封之命,並跟大臣們保證,如果王皇后在二三年之內還沒有生子,那麼,就冊立皇長子為太子。
我們不得而知已經十三歲、卻沒有一點知識的朱常洛到底作何感想。似乎他祖宗們的好勇鬥狠的血液並沒有遺傳給他。如果不是他太懦弱,或許,國本之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