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就是上官婉兒。
據說,上官婉兒和武三思有過一段戀情。以罪人之子身份在後宮成長的她,為人非常慎重,對事物的看法常有自己的一套見解。她非常貼近韋后母女,卻也不是向她們一面倒。她開始採取了複雜的行動。
威風凜凜李隆基(1)
鍾紹京率領的是兩百多名丁匠,全員攜帶有斧頭或鋸子的他們,打破了宮殿諸門。李隆基率領軍隊,在玄武門外悠然等待著。他露出充滿自信的態度。
在敘述上官婉兒這位才女的複雜行動之前,讓我們先放眼看看中興後的唐王朝宮廷的情形。
武則天為張柬之所迫,將帝位讓給中宗後,被移至上陽宮,而後於當年(公元七○五年)十一月去世。
中宗顯並非明君,他懼內的程度,與父親高宗如出一轍。皇后韋氏夢想著建立韋氏王朝,成為第二個武則天;安樂公主則期望著成為皇太女。處在這種氛圍之中的皇太子李重俊,發現自己的地位並不安定。他憎恨韋氏和武氏。
就一般而論,武氏是一度篡奪唐朝的大逆一族,理當誅滅。張柬之向中宗進言過,於政變成功後,必須將武氏一族處斷。
“照理應該如此,但就情字而言,這樣的事情絕難做到。”中宗以這個理由駁斥了張柬之的進言。
武則天的兒子中宗,承繼了一半武氏血統。中宗與韋皇后所生的內親王安樂公主則嫁給武三思的兒子武崇訓。因此,要把武氏一族掃滅是至難之事。
皇太子李重俊叫武則天祖母。他之所以憎恨武氏,是因為妹妹安樂公主的丈夫武氏一向對自己採取輕蔑態度,而政治中樞以武三思為代表的武氏一族也看不起自己。另外,身為皇太子卻遭宮中人冷眼對待,這一切皆起因於自己不是皇后韋氏的親生子,可以斷言皇太子之位遲早會被廢。因此,他憎恨韋氏猶較武氏為甚。而他最憎恨的,是策劃廢太子而立皇太女之事的人。
這一切都由上官婉兒一手策劃。——李重俊聽到了這個訊息。
在宮廷文###誼會中,看到出題就有本事立刻做長詩的才女上官婉兒,是撰寫“皇太女”這部史上空前劇本的最適當人選。
皇太子李重俊雖然有勇氣,但似乎思慮欠周,他拉攏禁衛軍李多祚將軍為同黨,發動了政變。招募的黨羽既不多,也沒有制訂縝密計劃——這純粹是憤怒之下的爆發性行動。
他們先把自己憎惡的武三思和其子武崇訓殺掉,然後衝入宮中大喊:“把上官婉兒拖出來!”
聽到這些聲音時,上官婉兒立刻想到:情勢不妙……
中宗是個意志薄弱的人,在知道兒子發動政變的目標是上官婉兒時,他很有可能表示讓步。她於是面見中宗、韋皇后和安樂公主道:“一旦我被殺,皇后、公主以及皇上都難免會遇害!你們快跟我來!”
上官婉兒迅速避難到玄武門樓。中宗、韋皇后和安樂公主當然也跟著她。
片刻後,玄武門樓也為李多祚率軍包圍。
上官婉兒立刻獻策給中宗。中宗聽從她的話,從門樓欄檻對著下面的包圍軍隊,如此高喊:“你們都是朕的宿衛武士,為何聽從李多祚的命令而妄動?李多祚是造反者,斬了造反者的人將獲得富貴!”
這批士兵當然不是在理想或理念之下采取行動的,他們只是服從將軍的命令。
糟糕!我們好像被迫參加造反行動了……
衝入宮中後,他們才發現這一點。這時候,他們還不知道自己該如何是好;如今聽到皇帝親口發話,皇帝的命令當然比將軍的命令高——更何況還能獲得富貴!
這不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嗎?
對一輩子都不可能發跡的下級士兵而言,這樣的機會豈可坐失!李多祚及其主要將領,三兩下就被部下殺掉。皇太子李重俊連忙逃進終南山,但連跟隨他的部下都不免為了獲得重賞而動了心,李重俊最後也被部下所殺。
這是唐朝中興後第三年的景龍元年(公元七○七年)之事。
由於皇太子已死,該是依照原定計劃立皇太女的時候了。然而立皇太女畢竟是史無前例的事。
“祖母(武則天)不也做了史無前例的事嗎?”被告知時機未成熟的安樂公主,以不滿的口吻說。
“則天皇后在即位之前,曾經長期擔任實際政務。公主請不要心急,你也可以開始學習政治,這樣,日後你被立為皇太女,宮中的人就沒有人敢持反對意見,則天皇后就是如此。現在不是時機未到,而是時機不對。你還在服喪期間,嚴格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