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1 / 4)

小說:1644,帝星升沉 作者:攝氏0度

前去,後來也沒有成行,竟然讓吳三桂退到山海關了,比較起眼下這十幾萬文恬武嬉的大順軍,五六萬寧遠鐵騎已是一支勁敵了,何況卡在山海關這個戰略據點上,拉一把,泥丸可塞大海,稍不慎,一穴潰決金堤。

但奏報上去,二人靜候在宮外,卻沒有得到下文。這以前,李自成不是這種作風,他與丞相、大將軍、軍師的營帳都不甚遠,遇有緊急軍情,可立馬相見;眼下進京了,馬上就要正式登基了,宮牆道道,殿闕重重,君臣名份定矣,上下禮節當遵,所謂簾遠堂高,君門萬里,哪有說見就見的?好容易捱到天明,好容易等到君臣相聚,李巖幾乎是迫不及待了,皇上才說完,他便伸手扯宋獻策的衣,示意他開口,宋獻策無奈,只好先說道:

“劉體純的奏報,臣與制將軍李巖先看了,果然不出所料,這吳三桂還野心不小,退兵山海,分明是待價而沽之意,加之他手中有五六萬寧遠兵,身後又有滿洲這個強敵,朝廷如處置得宜,不但這寧遠兵能為我用,且可為朝廷消除一個大的隱患;但稍有差遲,則有可能釀成大禍,是剿是撫,朝廷應迅速作出決斷,不然,遲則生變。”

宋獻策剛完,李巖不待皇上發問,馬上接言:“正是此話,據臣看來,吳三桂確是個既有頭腦又有野心的人,開始時,他雖與唐通同時奉詔勤王,但卻遲遲其行,就在崇禎等救兵望眼欲穿之際,他卻在開平、豐潤徘徊不進,這說明他還是明大勢,知興亡,不肯作投火飛蛾,孤注一擲;眼下得知城破,父母已落入我手,他不立馬請降,卻率軍退往山海關,這既有待價而沽之意,也有另作他圖的可能,要知道,山海關外,就是滿洲人的天下,這些年滿人數度入關,侵擾不已,我們既要防吳三桂,也要防滿人,更要防他們聯手圖我,所以,皇上應速派重臣,帶大兵前往,先是盛陳兵威,絕其僥倖之念,再諭以大義,賜他以金銀,許他以爵祿,加之父母妻子的牽制,臣料他不難脫甲來歸。”

宋、李二位軍師在發言時,劉宗敏尚未醒過神來,昨晚的綺夢,今早的凶信,都夠他回味無窮、回思反省的,故今天這會議,開始他只略略聽了個大概,但一句話卻像一顆釘子,一下楔入他的耳中,“派一二重臣,帶大兵前往。”是的,千真萬確,這是李巖在再次建議,劉宗敏對這小八蜡子雖看不上眼,但對這個建議卻十分動心,還在昌平時,便主動提出過——鐵匠哥哥慣在戰場上硬碰硬,卻不慣衣冠叢中,溫文爾雅,揖讓恭謙,看三步走一腳,說一句轉九道彎兒,尤其是自成當了皇帝,他卻要五更待漏,唱名山呼,心中既有些不服,表面上更怕有閃失,何況他已隱隱覺察到自成對他的疑忌,所以,能帶兵戎邊是好事,天高皇帝遠,聽調不聽宣,眼下李巖又重提此議,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於是,他立刻重重地敲著桌子,皺著眉頭說:

第123節:3 來自山海關的警報(3)

“正副軍師的分析是有道理的,不過,吳三桂想憑著手中這點兵,就想向朝廷開出天價這是痴心妄想,我們若許他金銀爵祿,可就中他機謀了,再說,寧遠一撤,門戶洞開,對滿洲人確不能不防。所以臣向皇上請兵,他有五萬寧遠鐵騎,我也只要五萬秦中子弟,就在山海關下見高低,不殺他個片甲不留我不回來見你們。”

李自成雖頻頻點頭,卻又用那炯炯目光掃群臣一眼,最後停在李錦和高一功的臉上,說:“嗯,這也是一說,大家是何主意?”

李錦見叔叔在望他,立刻明白叔叔想什麼樣,忙說:“劉大將軍的主意是不錯的,不過,剿一個吳三桂值不得搬動大將軍,還是讓臣去吧,這叫做殺雞不用牛刀。”

高一功也躍躍欲試,說:“我也算一個吧。”

三人都要去,李自成顯得有些為難,他掃了宋獻策和李巖一眼,宋獻策正掉轉頭與顧君恩說話,只李巖與皇上目光相遇,他於是點名說:

“任之,你認為誰去合適?”

在李岩心中,當務之急莫過於兩件事,一是吳三桂亟宜防範,二是駐在城內之兵亟宜撤出,若把大軍派往山海關,不是把兩件事合在一起辦了嗎?劉宗敏主動請纓是最好的事,不想李錦和高一功卻爭著要去。他想,若論獨擋一面的功夫,這二人比劉宗敏差得可遠了,再說,李、高二人論資歷也指揮不動劉芳亮、劉體純、郝搖旗等統兵大員,可他只想了這頭,卻忽視了那頭,更沒想想皇上的用意,竟然說:

“臣以為,東征一戰,關係非淺,萬一不勝,我軍便無立足之地,只能重回關中;何況寧遠兵英勇善戰,吳三桂狡猾難測,可不能等閒視之,為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