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1 / 4)

小說:1644,帝星升沉 作者:攝氏0度

上燈時分,李自成終於駐蹕居庸關總兵府,用過晚膳,他正用熱水泡腳——多年馬上征戰,他雙腳起了老繭,走路時有些脹痛,進入長安後,秦王府有一個太監會修腳,每天經他修理拉捏,雙腳無比舒服,於是,修腳成了他的習慣,每天必不可少,眼下,他正躺在胡床上,雙腳浸在熱氣蒸騰的大銅盆內,牛金星、劉宗敏、宋獻策、李巖及李錦、高一功等人魚貫而入,與皇上叩頭行禮,李自成知道他們是來議事的,不由坐起來抹腳穿鞋,一邊招呼眾人起來賜座,一邊問宋獻策道:

“軍師,唐通何在?”

宋獻策心想,皇上問唐通,一定是想從他口中瞭解有關明軍的情況,忙躬身回答說:“回皇上話,吃晚飯時,任之已簡單地盤問過唐通了,又告訴他皇上必有垂詢,讓他作準備,所以,眼下唐通正在外面等皇上宣召呢。”

一聽李巖已先盤問過唐通,李自成不由望李巖一眼,親切地說:“任之,唐通都說了些什麼?”

李巖於座上欠身拱手回答說:“啟稟皇上,唐通就他所知,略談了北京的防務,據他說,北京眼下僅剩三萬殘兵,根本就不敷城守,加之很多守土有責的官員都已聞風而逃,所以,北京城牆雖固,城頭卻空空如也。不過,有一新的情況,倒是值得一提,這就是吳三桂也已奉崇禎之召,率寧遠兵進關勤王。”

一聽吳三桂奉召勤王,李自成略感意外,他的本意,是想了解一下北京城的守備,肯本就沒有去想山海關外,崇禎還有一支寧遠軍,眼下一聽李巖所言,忙問道:

“吳三桂,吳三桂就是那個守寧遠的總兵嗎?他幾時來的?帶了多少兵馬?眼下已到達何處?”

李巖說:“據說吳三桂手中有約五六萬寧遠鐵騎,至於具體情況,臣尚未問清楚,還請皇上親自垂詢唐通。”

李自成一聽,忙宣召唐通。

已被崇禎封為定西伯的唐通,此時正站在大門外。昨天還是這座府第的主人,眼下卻只能向著守門的大順軍士兵裝笑臉,套近乎,一聽宣召,趕緊進來,趨前幾步跪倒,向李自成行三跪九磕之大禮,李自成由他磕完才賜他坐下說話,他雖謝坐,卻仍有幾分誠惶誠恐。

李自成略問過他的藉貫、年齒、資歷,見唐通每回答一次,便要站起,於是又吩咐道:“坐下,朕賜你坐下回話。”

唐通雖謝過恩,卻仍是每問必起立,李自成率性由他,接著便單刀直入地問道:“唐通,你說吳三桂已率五六萬寧遠兵入關?”

唐通又站了起來,恭恭敬敬地說:“回皇上話,臣是二月十七日奉崇禎上諭入關的,在路上走了十多天到達居庸關,據臣所知,同時奉詔的便有吳三桂,他最遲也不會晚於二十日接獲上諭。”

李自成說:“寧遠距北京有多遠的路程?”

唐通說:“回皇上話,臣自十六歲從軍戎邊,至今已二十一載,對關內外軍臺道里,知之甚詳。這以前以山海關為起點,有內七外八之說,即從山海關至京師為七百里,從山海關至瀋陽為八百里,寧遠在錦州西南,距山海關大約一百五十里,兩下相加不到千里之程。”

李自成默算一下,吳三桂奉召之日,正是自己進入大同之時,時過二十天,唐通雖近一百餘里,但他已於十天前到達居庸關,這麼一算,吳三桂應該早已趕到北京了,不由問道:

“那——吳三桂是幾時進入北京的呢?”

第105節:4 北京在望(3)

唐通說:“據臣所知,吳三桂尚未到達北京。”

李自成說:“你們不是先後接到崇禎的諭旨嗎,既然你已趕到居庸關,吳三桂為何就沒有趕到北京呢?”

唐通忙說:“吳三桂與臣情況有所不同,故他未必能於十天之內,從關外趕到京城。”

李自成說:“這又為何呢?”

唐通說:“吳三桂駐地在寧遠,寧遠以北便是滿韃子的地方,他若撤寧遠之防,滿韃子立馬便會來佔,據臣所知,那裡的百姓不願臣服滿人,吳三桂奉詔之日,百姓們便痛哭失聲,紛紛要求隨大軍入關,百姓都是拖家帶口、扶老攜幼,且趕著牲口,揹著農具,一天不過走三五十里,就是吳三桂自己及部將,也要在走前安頓好家小,能帶的儘量帶走,他部將多在關外有產業,怎能比臣輕身快馬?臣昨天還接到吳三桂的信——他尚不知臣已棄暗投明,仍在與臣通訊息,據來使說,吳三桂所率大軍還才過山海關,眼下大約已到達豐潤、開平。”

李自成一聽,不由連連點頭,接下來便要與近臣商量應對之方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