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聖者,他們也未必就是沒有看到這個未來,但是卻沒有理會,只是理念不同罷了“那麼就這樣決定了,既然他已經過關,我們就一齊使力,先將域外天魔強行挪開”既然已經有了結果,眾位聖者也不再閒著,紛紛將全知視覺鎖定了那二十一隻域外天魔準備動手了
此時李智卻還不知道眾位聖者已經準備chā手,這時候正站在庇護所世界的源頭所在,這是第二次到達這個源頭,不過和第一次相比卻是從容許多,他的力量比起第一次到達這裡卻是大了無數倍,而且是開始融匯其他世界之石,隨著對世界之石的融匯,他對源頭呼叫的能力也越發強大,這時候,三個片界,非但是李智站在世界源頭處,連同天堂和地獄的諸位強者也已經到達源頭所在,甚至連世界內部肆虐的域外天魔也顧不上
李智終究沒有想到任何有效的辦法能夠對付域外天魔,他能想到的辦法諸位聖者早就想過了,與聖者較量了無數年後,域外天魔們的手段已經十分高明,到現在,他們憑藉強大的力量碾壓過來,除非聖者硬碰硬的施展力量將他們挪走,又或者以同樣強大的力量強行扭曲干擾他們的作戰系統,又或者將這方片界搬走,以上哪種方法他都做不到,沒有辦法的他只能想辦法挪動世界本身了
問題就出現了,想要挪動世界本身,他又沒有足夠的時間融匯所有世界之石怎麼辦?如果他已經是接近世界之主,融匯了世界之石的九有其五,那自然可以開始對世界進行掌控和cào作,可以自如挪動世界的空間位置,可是他對世界之石的融匯才剛剛開始,這個辦法是行不通的,所以,李智從另外一個角度思考,想出了一條讓世界挪個位置的方法,而且還不僅僅是挪位這樣簡單
這個方法就是於世界的源頭處著手,世界處於虛空的位置未必就是要靠挪移世界來改變,事實上,宇宙中所有的世界每時每刻都在做著微小的移動,朝著大千宇宙演化,只是這個移動度太過微小,會長時間處於某個具體的分層,而無法躍遷,一旦達到一定程度,就會躍遷脫離層面,進入虛空中下一個層面
影響世界處於不同層面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世界的本源,另外一個是世界的演化程度,世界本源的流量只要還不接近大千宇宙,他是不會變動的,這個流量支撐著世界抵抗大千宇宙的牽引,而世界演化程度越厲害,世界就越是會被大千宇宙所牽引,因為那裡是演化的終點所在,世界源頭流量不變,源頭背後的基質於源頭處分化元氣和精神粒子,而後在整個世界中演化,整個演化過程是不間斷的
在本源流量不變的情況下,演化程度不斷加深,世界所處層面自然會自虛空以著某個度不斷向那大千宇宙而去,而一旦進入大千宇宙的演化區域,虛空中傳遞而來的本源的供給就會大為削弱,大部分本源力量都會在傳遞過程中被法則演化了,供給削弱,世界向下的度只會快,最終躍遷到達大千宇宙的時候,本源力量幾乎會完全消失,再然後,這些世界就只能等著大千宇宙對他們的收割了
這個過程其實可以打個比較形象的比方,將虛空的不同層面比作一層層密度不同的液體,越是向下,液體密度越大,每一層液體都是不同層面的空間,而世界就是漂浮在這無數液體之中的物質,這個物質不斷在演化中密度會變的越來越大,當密度過一層液體的密度,這個物質就會向下沉下去,一直達到下一層液體
在密度沒有過下一層液體之前,這個物質會停留在上一層液體與下層液體的交接區域,一旦密度過下層液體,就會繼續向下沉,如此,世界就會一直沉入最下層的大千宇宙,完成虛實變化的終極演變,世界也走到了他的終點,完成了他應有的使命當然,這個比喻中還少了一個因素,那就是世界本源賦予世界抵抗大千宇宙牽引的上升力的因素
此時李智觀察世界運轉演變,三個片界合為一體,要演化成一方完整的晶壁,一旦演化成功,世界就會進入下一個虛空層面,徹底脫離現有空間層面,這樣就可以避開域外天魔的追索,世界一旦躍遷,域外天魔在這一層空間維度哪怕能力再強大也無法追索到世界的存在,而要進入下一層維度,如果沒有相應的座標,天知道會躍遷到哪裡去但是這三個介面演變到一方完整的晶壁絕非一時半刻
李智想到的辦法正是在源頭上做文章,想辦法臨時塞住源頭,控制一下源頭的流量,如此就可減少其所帶來的“上升力”,也就是對大千宇宙牽引的抵抗力只是對世界的源頭臨時xìng的截流也是需要強大的力量,這一點,依舊是李智的不足之處,他的實力離十階實在是太遠了,只能依靠世界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