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大洋的銀票。
“多謝劉爺,多謝梁軍師。”馬凡敝了整個上午的那肚子氣現在總算順了些,拿了銀票,即離座告辭。
馬凡走後,劉老七與梁管在密室裡一時相對無言。原來兩人都以為自己很聰明,現在看來是被金城耍了。金城這小子到底是在哪兒轉移了這大批軍械的?他真正運軍械的那艘船又從哪兒走了?為什麼監視著珠江河面的兄弟沒有看到?
心中憋了問題不少,但都不好意思說出口。他們在面面相覷的時候,金城正指揮貨輪向香山縣急進。
第二天下午,姜雄帶著史同傑、何曙,開著堂裡的小福特來到洪勝堂,代表金城把袁鞏支付的那張四萬大洋銀票及其他單據交付劉老七,“交割”清楚,並向劉老七傳達金城的“衷心謝意”。
梁管氣得臉色發育,本以為可以致廣龍堂於死地,到頭來反而讓金城發了筆大財,同時在江湖上立即聲譽雀起。倒是劉老七的心情比較平靜,因為他並沒有吃多大的虧,他的想法跟梁管也不相同。
這批槍械是粵軍中的一些長官“兄弟”陸陸續續地“提供”給劉老七的。當年的軍隊軍紀鬆弛,上層腐敗,沒有幾個不在想方設法搜刮錢財。其中盛行的一招便是“食空額”,比如一個團是三百人的編制,實際上只有二百八十人,團長向上頭領餉銀領槍械時,仍按三百人的數額來領,這樣就“食”掉了二十個“空額”,下面的營長、連長也是如法泡製。時間一長,積少成多,這類手中拿著槍的人物自會在黑道上找門路“推銷貨品”,有些人便找到了劉老七。劉老七自認勢大財雄,後臺夠硬,便壓低價格,把“多渠道”進的槍械全部買斷,然後自己再向四鄉的堂口甚或省城裡的堂口零售批發。
袁鞏訂購的這批槍械,劉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