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2 / 4)

小說:廣州教父 作者:幽雨

百里之外,並將廣州交由政府管治。

執掌著廣州城統治權的軍界政界人物在上面較力的時候,下層民眾明顯地擁護孫中山重回廣州執政,趕走陳炯明。電力廠、自來水廠和鐵路工人的罷工並發表宣言,助長了民眾的這一聲勢,一時間輿論大譁,令當時在省城中橫行霸道的葉舉等軍界政界要人十分惱火。

罷工在繼續,並出現了零星的示威遊行。省城中的多份報刊如《晨鐘日報》、《國民晚報》、《國華報》、《大同報》、《國是報》等紛紛發表文章,聲討叛軍的倒行逆施。當時佔據廣州的陳炯明部隊正與由江西回粵平亂的北伐軍在曲江、始興、翁源一帶打得難分難解,勝負未分。身兼廣州公安局局長的魏邦平覺得民眾這樣“鬧事”,實在不利於他的“調停”,於是下令警備廳“安定省城治安”。

警備廳長劉曼年曾是晚清的秀才,從過商,後來才跟了魏邦平當過一段時間的參謀,是個頗有心計的人。他明白,自己若開明車馬地帶了警備廳的人去鎮壓工人,搗毀報社,只會成為“千夫所指”;況且孫陳誰勝誰負還在未定之天,如果萬一陳炯明兵敗,退出省城,自己豈不成了反對孫中山的罪人?警備廳長當不成不說,說不定還會被“軍法從事”,自己實在無須冒這個險。但魏邦平的命令又不能不執行。劉曼年苦思冥想,決定施個“李代桃僵”之計,找個替身,用不著自己出面,暗中把這件事辦妥了,對上可以邀功,以後孫中山若真的重主廣東,自己又不用去擔罪名,是為上上策。

主意打定,劉曼年便開始決定“人馴。找誰來當這個替身呢?劉曼年想來想去,認為還是找江湖黑道上的人物最為合適,以後就算”東窗事發“,自己好完全脫掉干係。當時省城中最有勢力的堂口是三山會、洪勝堂和廣龍堂,三山會的首領鄭雷跟魏邦平有直接關係,不好說;洪勝堂的劉七是陳炯明的親戚,也不好說話,而且未必能指揮得動。最合適的看來是廣龍堂,原堂主林風平已死,現堂主江全跟自己曾打過小小交道,算有過一面之緣,看來也是個會用計謀之人,不會把事情弄糟。對,就找他!

當天下午,劉曼年打扮成個商家模樣,帶上兩個也是穿便裝的馬弁,來到廣龍堂。當時江全剛好把來調查陳達生遇刺案的警員打發走。

江全見警備廳廳長劉曼年親自來訪,不覺有點受寵若驚。他終於已悟出了一個“道理”:廣龍堂若想稱霸省城,必須要攀附上有權有勢的當今軍政要人,只有找到這樣的靠山,才有可能大展拳腳。警備廳廳長是一個拿槍的實權人物,攀上這樣的人,就有了一個有力的靠山,說不定還可順此而攀上更上層的人物,豈不妙哉!

江全的眼珠兒一轉,就把這個想透了。劉曼年才跨步走進林氏宗祠的大門,他已急步迎了出來,一邊作拱打揖,一邊恭恭敬敬地道:“劉廳長久違。大駕光臨,未能遠迎,萬乞恕罪!”

劉曼年不是行伍出身的老粗,平時也頗講究禮節,只見他連忙拱手還禮:“江堂主客氣。劉某不速之客,多有打擾。”

江全口中連道:“不敢不敢,愧煞小弟。”一邊讓座,一邊親手恭恭敬敬地斟上茶。

兩人在八仙桌旁落坐,寒喧了幾句。汪全心中明白,劉曼年來找自己,絕不會是閒著無事來找朋友談天。他打眼色要下人退出——劉曼年的兩個馬弁也是留在門口,沒有進來。待整個林氏宗祠只剩下他倆時,閒話也說得差不多了。

江全一拱手:“未知劉廳長有什麼需要小弟效勞的?”

劉曼年微微一笑:“江堂主果然爽快。現在省城有工人罷工,報刊文章連篇累牘,指責陳葉,不知江堂主可有注意?”

江全一下子便聽出“味”來了,他也淡淡一笑:“所謂普羅大眾,不外都是些文盲,哪懂得什麼天下大勢,不過是吃飽飯沒事幹,瞎胡鬧就是了。至於那些損人,純為譁眾取寵,既為增加自己報刊的銷路,也力博些虛名而已。”江全知道劉曼年是秀才出身,所以也不妨把自己的話說得有點文縐縐。

“江堂主對這些似乎不以為然?”

“這個當然。孫大炮有孫大炮的理,陳總司令有陳總司令的理。一夥蟻民再加一班報人在省城吵吵嚷嚷,根本是以下犯上,蠱惑人心,擾亂治安。省城的安寧實有賴劉廳長加以整頓。”江全邊說邊向劉曼年拱拱手。

“江堂主果然好口才,過獎劉某了。”劉曼年也拱拱手,“衛戍司令魏邦平老先生確實是要劉某好好整頓一下省城的治安秩序,要一個禮拜之內見效。劉某愚昧,百思不得其計,江堂主對此可有什麼辦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