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省長,不要拿我取笑了,說說陳書記的近況。”夏想顧左右而言他。
梅昇平意味深長地笑了:“說來四大家族表面上團結一心,其實在許多事情上也是各自為政,只不過因為有四位老爺子在,外人想要挑撥離間四家之間的團結,也不容易。付老爺子一死,就等於開了一個口子。不是我杞人憂天,等有朝一日幾位老爺子都不在的時候,如果四家沒有一個共同維繫的核心人物,早晚會自相殘殺,最終分崩離析,不再成為國內的一極。”
梅昇平還真不是杞人憂天,他的分析入木三分,和夏想對四大家族的走向的推測,不謀而合。
對於四家目前求同存異的步伐一致,夏想也清楚背後的隱患,幾個老爺子有共同的政治訴求,目光長遠,不計較一時的得失,所以四家可以對外發出同一個聲音。四位老爺子過世之後,繼任者未必會有放眼天下的胸懷和審時度勢的智慧,就容易被一時的眼前利益迷了方向。
再如果出現一名強勢的國家領導人,採取各個擊破的戰術,必定可以瓦解顯赫一時的家族勢力,甚至可以讓家族勢力不再成為一極。
就如建國之初,有多少開國領導人和將領,都無法團結一心,最後分別被一人打敗。而現在,國內的高層之中,不管是地方還是軍隊,都有不少開國領導人的後人,還是各自經營自己的一方天地,只有小天地,不成大氣候。
夏想沒接梅昇平的話,對於家族勢力未來的走向,以他目前的級別和資歷,還不具備太大的發言權。
進了房間之後,梅老爺子正在客廳背手而立,面向一幅國畫,似乎沉迷其中。夏想的腳步聲一響,他才回過身來,一指國畫,問道:“夏想,你來看看這幅畫,表達了什麼心境?”
梅老爺子是四位老爺子之中,最儒雅最含蓄的一人,或許是出身詩書世家的緣故,又因為從小生長在南方,他說話時就如和風細雨,有潤物細無聲的感覺。
雪白牆壁上掛著一幅淡墨素雅的國畫,畫中有一位老人負手而立,站在高山之巔。周圍是群山、雲海、林海,有一條羊腸小路從山頂通到山腳之下,整個畫面給人一種滄桑、孤獨和無法言說的淒涼。
遺世而獨立的不是政治家,政治家都太入世了,而是世外高人。但世外高人又不會借世俗之畫來表達什麼意境,尤其是人在山峰,卻還有一條羊腸小道通到山腳之下,可見人在高處,心在世間。
再看畫中老者只有一個背影,而且四周蒼茫雲海,天地悠悠,心境應該是徘徊而無奈。
夏想愣神片刻,答道:“老爺子,畫中人既然已經退下,就該放下許多事情,雲海、林海都是人生美景,美景當前,就該坐下品茶賞景,而不是想著隨時轉身下山。”
梅老爺子先是一愣,隨後激動地向前一步,雙手落在夏想的肩膀之上,驚喜交加:“妙,答得妙。夏想,在我見過的年輕人之中,你是最有悟性的一個。沒想到,沒想到你對國畫還大有研究。”
夏想暗叫慚愧,他對國畫並無研究,只是稍有愛好。古代為官者都是文人,常以詩畫寓意,夏想多讀史書,自然而然就對詩畫之中蘊含的人生感慨和政治寄託稍有涉獵。
主要也是當他剛進門之時,見到梅老爺子負手而立的姿態和畫中人幾乎相同,再聯想到付老爺子之死對梅老爺子的衝擊,畫中意境即賞畫之人的心境。
梅老爺子又衝梅昇平說道:“我現在算是真的服了老吳,他的眼光看人之準,誰也不及。吳家有夏想之助,可保百年基業。”
“這幅畫,是洪總理送我的。”
洪總理?當年豪情萬丈要蹚地雷陣的悲情總理?怪不得畫中的意境有無奈和淒涼之意,當年的洪總理的改革觸動了既得利益集團的反撲,結果只擔任了一屆總理就黯然下臺,歷史,沒有留給他太多的時間。
梅曉琳端茶出來,低眉順眼,悄然看了夏想一眼,又收回了目光。
梅曉琳坐在下首,夏想在梅老爺子右側,梅昇平居左,坐定之後,梅老爺子端起手中茶杯:“來,同起一杯,敬老付”
幾人同飲。
“今天,故人辭世,我的心情很沉重,老付先走一步,我和老吳、老邱不用多久也會隨他而去,想想也沒幾年了,是該放手的時候了。”梅老爺子又端起一杯茶,“第二杯茶,從今往後,我放下梅家一切事務,不再過問世事。梅家之事,全權交與昇平和曉琳。”
幾人再飲。
“最後一杯茶,我敬夏想。”梅老爺子親自舉杯敬向夏想,“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