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則會有影響到執政黨的地位的危險。
“黨中央在反腐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致的,只要是貪汙腐敗案件,不管涉及到誰,都要一查到底,絕不手軟。”
以上的話,在無數紀委會議或黨的會議上,一講再講,下至縣紀委書記,上至省紀委書記,年年講,月月講,日日講,不同場合地點,講了不下千遍萬遍,但今天聽在耳邊,卻別有意味,因為是總書記親口所講,不是在講臺上,也不是在大會上,而是在面對面的房間之內。
還是一次很私人的會面,並且在剛才氣氛很緩和的前提之下,總書記突然一臉嚴肅地提到了反腐問題,剛才又以鄭盛稱讚他的工作開頭,夏想再不明白其中的含義,他就不是一個具有政治覺悟並且合格的省紀委書記。
更不是讓總書記另眼看待的夏想。
夏想知道,此時需要的不是他的大表忠心,也不是他的豪言壯語,總書記對他早就有所瞭解,剛才的話,只是向他傳送一個資訊,一個讓他放手去做不要有後顧之憂的承諾,就讓他對前來會見總書記之前剛剛做出的決定和已經完成的初步部署,滿意而欣慰。
有了總書記金口一諾,夏想又平添了許多底氣。
“今後在工作中,一定堅決落實總書記的指示精神。”夏想只是用套話回應了總書記的講話,而總書記聽了也是微微點頭,恢復了臉上的隨和之意。
“下午還有事兒,就不留你和秋實了。”總書記站了起來,至此,會面就宣告結束了。但另外的暗示也是,總書記將夏想和古秋實並列,並非留古秋實而不留夏想,也是一視同仁的意思。
夏想就知道,今天的午飯雖然沒吃飽,也沒品嚐到是何滋味,但他卻吃了一顆大大的定心丸。
出了中南海的大門,夏想就和古秋實握手言別。今天的會面,沒有談及任何古秋實晉升的話題,也沒有涉及燕省的下一步局勢,卻完全符合夏想的預期,也是高層政治人物考慮長遠、大局觀把握極有分寸的具體表現。
古秋實緊緊握住夏想的手:“夏想,湘江水暖,中南海水廣,雖然相隔遙遠,但天下萬水同源,也會同歸一處。”
夏想明白了古秋實的所指:“古書記,今天的午飯,估計會讓我記上一輩子。”
“好,記得久一些好。總書記有一個習慣,吃飯的時候喜歡安靜,我認識他時間也不短了,也是第一次陪他吃飯。”古秋實拍了拍夏想的肩膀,“湘江雖遠,但不管是下馬河還是湘江,都會流向中南海。西省和黑遼省也不遠,中間只隔著一箇中南海。”
古秋實兩次暗示,夏想豈有不懂之理?言外之意就是不管是燕省省長的命題,還是黑遼省委書記的任命,都在其後,最先決定的是政治局委員的遞補。
只有政治局委員的事情敲定之後,範睿恆之後的燕省,古秋實之後的黑遼省,才會真正提上日程。
直到古秋實乘車而去,消失在車流之中,他才動身——沒有去機場,而是興趣所致,又回了吳家。
夏想想助古秋實一臂之力,當然不會傻到當面向他說些什麼,有些事情說在前面做到後面,即使成了,也會大打折扣。最妙之處在於你在背後幫了他的大忙,你卻不說,事後他透過別人或別的渠道才知,如此,他對你的感激才最真心,也讓你先前的投入獲得的收穫最大。
剛進吳家大門,就見吳老爺子在院中揹著手散步,一邊散步,一邊還似乎在賞花,一見夏想他就笑了:“我就知道你差不多該到了。”又用手一指院中的一把方椅,“坐下說話。”
夏想剛坐定,老爺子又笑眯眯地問了一句:“和總書記的談話還算愉快?”
果然是吳家,耳目眾多,他和總書記剛見面,吳老爺子就第一時間知道了,天下還真是沒有不透風的牆。
“還算愉快,吃了一頓飯,喝了一碗粥,說了說反腐的工作。”夏想也沒隱瞞,簡單點明瞭見面的主題,他也清楚吳老爺子再厲害,也不可能知道他和總書記談了些什麼,說真話,有助於他和吳老爺子之間增進信任。
“現在你了不得了,小夏,如果你手中的資源全部動用的話,能影響多少局勢?”吳老爺子不知為何突然冒出一句大有懷疑意味的疑問。
夏想被吳老爺子突發的氣勢激得眼皮一跳,見吳老爺子雖然臉上依然有笑意,但眼光之中卻有肅穆和冷峻。
夏想知道,現在他不能退縮,吳老爺子在古秋實遞補和曹永國入主黑遼兩件事情上,擁有至關重要的發言權,甚至毫不誇張地說,在關鍵時刻,有一言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