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老人喜笑顏開,對夏想和曹殊黧連連道謝,他們想不到扶他們過馬路的一對郎才女貌的年輕人是誰,如果讓他們知道了,也許更會感到人間的美好。
做完不留名的小小好事,夏想和曹殊黧沿原路返回。路上,曹殊黧心情大好,忽然就興趣所致,為夏想講起了一則歷史故事。
“古代有一個貪官,人人痛恨,但人人都對他無可奈何,為什麼呢?因為貪官很受皇上信任。後來,有一個清官想要懲治貪官,在貪官有一次貪汙時,他發現了證據,正準備將貪官拿下的時候,卻被手下謀士制止了。”
“清官不明白為什麼,就問謀士。謀士說,貪官現在貪汙得太少,而且他還上達天命,現在問罪,他罪不至死,打蛇不死,說不定反被蛇咬。”
“清官不解,就問怎麼辦才好。貪官不殺,不足以平民憤。謀士回答說,貪官確實該殺,但要一勞永逸地解決貪官,必須讓貪官胃口越來越大,等他的胃口大到連皇上的國庫都敢伸手的時候,他必然會失去皇上的信任,然後再上呈他的罪狀,他必死無疑。”
講完故事,曹殊黧拍了拍一臉驚訝的夏想的肩膀:“小朋友,聽完故事了,該好好睡覺了。”
夏想呆立了半晌,才一下驚醒過來,驚喜交加:“沒看出來,你還真有本事,深藏不露,原來也是高人。”
“我哪裡是什麼高人?你別吹捧我了,我就是閒來無事多讀了一些歷史書罷了。”曹殊黧毫不居功,咯咯一笑,“你又領悟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那是你的事情,和我沒有丁點兒關係。”
夏想哈哈大笑:“讀史書好,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以老婆為鑑,可以明得失。”
“明你個大頭鬼,亂改古人的話。”
……
第二天一上班,夏想就打去電話,告訴宋朝度他不想驚動總書記,而是想借力反力,如果有人真敢拿李丁山說事,他就不惜藉機將事情鬧大,然後一發不可收拾,讓某些人自食其果。
宋朝度沉思良久,只問了一句話:“你想好了?”
“想好了”
又過了一會兒,宋朝度似乎微微嘆息一聲:“想想也對,讓丁山稍微碰點壁,或許對他有好處。”又一停頓,說道,“我支援你”
宋朝度的話,給了夏想莫大的勇氣和鼓勵。
一上午,似乎一切風平浪靜,因為潘保華事件而帶來的影響,暫時沒有了動盪。而到了下午,同時兩處風起雲湧——中紀委派出專人抵達齊省,專程調查潘保華案件,而中紀委前腳在機場落地,從燕省趕來的省紀委人員,後腳也從高速來到了魯市,
風起雲湧的齊省,周鴻基一下成為最耀眼的支點。
第1577章 邱仁禮也出手了
與齊省省委風起雲湧相對應的是,魯市市委也是潛流洶湧。
起因,還是因為朱振波案件。
市紀委正式宣佈對朱振波採取雙規措施之後,就從市局將朱振波移交到了市紀委的秘密地點進行審查工作。原以為朱振波有豐富的反偵察經驗,又有靠山,肯定會守口如瓶,因此紀委方面已經做好了打一場硬仗的準備。
不料朱振波不但很乾脆地認了栽贓陷害外地客商的罪,還供出了一個幾乎被人遺忘的案件的內幕——陳秋棟之死。
據朱振波的口供,陳秋棟並非死於自殺,而是被人逼迫而死。至於幕後主使人物是誰,他不肯說,非要和改利親自出面他才肯交待。
和改利情知案情重大,立刻親自提審了朱振波。但從審訊室出來之後,和改利沒有一絲破獲重大案情的喜悅神色,反而一臉凝重,對朱振波的供詞諱莫如深,並且吩咐紀委工作人員,朱振波的所有供詞,全部封存,任何人不許對外透露半句。
和改利被朱振波的話嚇倒了,和朱振波見面後只有一個念頭……朱振波瘋了。
朱振波當然沒瘋,他混跡官場多年,又深知齊省的本土勢力樹大根深,而且他為人有一個最陰險的不為人所知的愛好就是——喜歡私下蒐集領導的隱私。
朱振波是刑警出身,又歷任刑警隊長和主管刑偵的副局長,偵查經驗豐富,因此他背後所做的蒐集隱私的壞事,完全是手到擒來,不存在任何專業上的困難,再加上有職務之便,所以他只是簡單透露出幾個驚人的隱私之後,就將和改利當場震驚。
讓和改利震驚的不僅僅是朱振波透露出來的陳秋棟之死的真相,還有包括何江海、袁旭強、李童以及廖得益等人的隱私,毫不誇張地說,省委班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