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6部分(1 / 4)

小說:官神(問鼎) 作者:抵制日貨

多麼明顯的臨界點呀,現在的周鴻基如果夠聰明的話,及時收手,將湯世誠和解少海的案件結案,不再讓他們成為咬死何江海的支點,然後向京城彙報,請求崔百姓一行收兵回營,讓所有的事情到此為止,相當於拱手認輸。

如此,事情還有一定的緩和餘地。

顯然,周鴻基沒有收手的覺悟,還想硬撐過眼前的難關,還想等朱振波的死因正式公佈,還想再賭一把。

是,周鴻基也有一定的眼力,認定夏想最終得出的結論會是朱振波死於自殺。但他卻不清楚,朱振波是自殺還是被逼供致死,並不重要,死因是什麼,沒人在意,而齊省本土勢力形成的共識就是,朱振波是死在了周鴻基手中。

這……就足夠了。

這就為還擊製造了足夠的理由,並且醞釀了足夠的情緒。

現在之所以引而未發,不是齊省本土勢力還沒有準備充分,恰恰相反,是已經完全準備充分了,只等一聲令下,就有可能星火燎原。

但命令由誰下,何時下,夏想也說不好。

如果周鴻基主動出面,做出要和他深入交流的姿態,夏想或許還會委婉地提醒一下,但現在,周鴻基固執己見,恐怕是不見黃河不死心了。

黃河,正好穿魯市而過,想見到黃河,真是太容易了。

……但願周鴻基能挺過眼前的難關——雖然周鴻基有可能是夏想未來最大的對手,但夏想基於和周鴻基曾經有過的一段交情,還是不想周鴻基初出京城,就在齊省遭遇滑鐵盧。

收拾好東西,正準備赴約時,沒想到,來了一名不速之客。

孫習民。

孫習民不等吳天笑通報,徑直進來,直接來到夏想的面前,上來就說:“夏書記,我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和你商量”

難道孫習民到底比周鴻基眼高一等,準備全面退讓了?

第1666章 突然的轉折

孫習民到底是省長,夏想再有事情也必須為省長的事情讓路。

“孫省長請講,有什麼指示精神?”夏想示意請孫習民落座。

孫習民卻不坐,揹著手,凝著眉,凝視了夏想片刻,問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話:“夏書記,我們認識也有三五年了吧?”

夏想點頭:“是呀,時間過得真快。”

“我想問你,你認為我的為人如何?”孫習民不像開玩笑,一臉認真。

夏想也很認真地回答:“是一位有原則的好領導。”

孫習民擺了擺手:“原則?夏書記,你還是沒說實話。”

夏想心想,怎麼說實話?今天的孫習民有點莫名其妙,肯定是受了什麼刺激,哪裡有上來就問別人對他的印象?問誰,誰都會說好話。

夏想就只能笑著搖頭:“孫省長有什麼事情,就請直說,我能辦到的,一定不會推辭。”

“夏書記……”孫習民欲言又止,終於還是搖了搖頭,“算了,牢騷太盛防腸斷,我就說一句,我很欣賞你為人處世的水平。要是鴻基有你的一樣的冷靜和理智,我也就……”

莫名地來,莫名地走,孫習民終究還是沒有說出真正的來意,不過從他落寞而無奈的背影之中,夏想多少猜到了什麼……

怕是孫習民和周鴻基之間鬧了矛盾。

孫習民受燕省事件的影響,在齊省確實有點過於謹小慎微了。他在齊省其他方面的表現都還可以,只有一件事情讓夏想不喜,就是一直阻撓達才集團的專案落地。除此之外,在夏想眼中,孫習民的所作所為,基本上符合一個務實省長的形象。

如果不算他實際上是被邱仁禮的光環籠罩之下,無法大展手腳的真實原因的話。

孫習民畢竟比周鴻基老道,因為秦侃的動作,顯然刺激了他,並且讓他警醒,也意識到了秦侃現在頻頻出手,和朱振波之死之間並非全是巧合,而是有可能是一起有內在聯絡的精心策劃的一系列的事件的組成部分。

孫習民聯想到當年在燕省的引咎辭職,傷口就再次隱隱作痛。

至於他和周鴻基之間發生了什麼爭執或是不愉快,夏想就懶得猜測了,他一邊下樓,一邊思索今天晚飯去哪裡吃才好——剛才孫習民前來,他以為會有長談,一個眼神示意之後,吳天笑就打電話取消了和劉一琳的會面,不想孫習世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什麼話都沒說,卻破壞了他一次應該很有情調的晚餐。

走到外面,卻和李丁山碰個正著。

李丁山一見夏想,就一臉笑意:“正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