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4 / 4)

我接過一看,是手抄的幾張紙,標題是“一個縣委書記的灰sè收入”,這個手抄本的形式既像小說,又像散文,或者說既不像小說,又不像散文。

大凡六零後、七零後人都知道,七十年代,“手抄本”是一種流傳頗廣擁有相當讀者的一種非官方的文學形式。比如描寫xing

愛的《*》,描寫破案的《一隻繡花鞋》,都是較有名氣的代表作。手抄本《第二次握手》後來還被改編成電影劇本,拍成電影,當然這是粉碎“四人幫”以後的事,而當時,作者張揚正是因為這本書被打成反革命,投入監獄,吃盡了苦頭!

我一目十行地把那幾張紙掃描一遍,忍不住心中的氣憤,拍案而起:“碼得,太過分了,太惡毒了!完全是造謠中傷!”

雖然沒有指名道姓,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裡面的主人公――米田就是指向我們縣的縣委書記範正大。範是飯的諧音,“飯”又是“米”做成的,作者選擇主人公姓米顯然不是漫無目而是別有用心的。看看米田的身世跟範正大也是吻合,米田的父親也是地下黨員,本人是退伍軍人出身。

作品開頭有一段開場白,是這樣說的:不管你承認不承認,現實的確就是如此,縣委書記就是一方諸侯,就是土皇帝,掌握幾十萬人生死予奪大權,權力大無邊!正是有這樣的權力,他(指縣委書記,作者注)大肆收禮就成了慣例、成了習慣,逢年過節時,送禮者踏破門檻!你要得到升遷,要給他送禮,你要調一個好單位,要給他送禮,你要解決商品糧問題,解決小孩上學問題,也要給他送禮,只要送了禮,事情就好辦,送的禮越重,事情就解決的越完美,如果不送禮,那就什麼事情都不能解決。

如果說開場白是共xing描寫,那麼,接下來的那些故事就是若有所指了。

作品中,把米田描繪成一個經濟上貪得無厭,政治上投機鑽營,生活作風上也十分隨意的官員。

我把那部“大作”翻過來,放在桌面上,用一本書壓住,以免被風吹跑。然後,抬起頭看一眼廖迪生:“你怎麼看?”

“毫無疑問,矛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