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2 / 4)

儀的丈夫,就是吉林省財政廳駐天津推銷處的供銷科長。一出預謀好的“雙簧”,一買一賣賺取的1�3億元“利潤”,就這樣入了劉青山的腰包。類似這樣輕易獲得的豐厚利潤,讓劉青山、張子善的胃口越來越大。1951年,他們私自挪用公款49億元,交給張文儀購買馬口鐵。張子善還親自到漢口洽談生意。而這筆錢被張文儀存入銀行生息,或用於其他的倒買倒賣,最終導致21億元的重大損失。

除了借搞好機關生產之名做投機倒把的“生意”外,劉青山、張子善把手伸向了國家救災糧款。天津地區處於潮白河、海河、永定河、大清河下游,地勢低窪,洪澇不斷。1950年夏天的一場洪災,幾乎殃及了整個地區。河北省在1950年和1951年連續採取以工代賑(群眾出工治河、國家按工發放糧款補貼)的方式,治理天津地區內的河流洪澇。以工代賑剛開始實施時,負責糧款供應的天津地區供銷社出現了220萬斤糧食結餘,結果被當成了“利潤”上報。在這種錯誤做法的背後,張子善以“剝削民工”為由停止了專區供銷社的業務,轉而成立了一個“河工供應站”,直屬機關生產管理處。機關生產管理處的這項新“業務”,僅在1950年秋就獲得非法利潤6億元。在以工代賑這一應急舉措面前,劉青山的胃口則是越來越大,1951年河北省又下發以工代賑的1800萬斤糧食,劉青山專門跑到河工供應站,明確要求“賺30億出來”,使得從河工供應站售出的高粱米每斤加價百元,鹹菜每斤加價百元,油每斤加價千元。為達到劉青山下達的“創收”任務,河工供應站甚至用陳糧、壞糧頂替好糧。而這種“機關生產”獲得的合法或非法的利潤,則成了劉青山、張子善任意取用揮霍的“私人金庫”。

除投機倒把、剋扣國家救災糧款之外,劉、張這兩人還盜用“飛機場佔地賠款”及國庫糧,違法動支水利專款、騙貸銀行貸款,挪用災民造船款,牟取暴利。1950年春至1951年11月,劉青山、張子善假借經營機關生產的名義,以盜竊國家救災糧、治河專款、幹部家屬救濟糧、地方糧,剋扣民工糧、機場建築款,騙取國家銀行貸款等方式,竊取國家財產總計達170餘億元。

在天津地區,這兩個人甚至還被封上了“劉青山思想”和“英明領袖張專員”的稱號。“劉青山為壓制黨內民主,建立自己的封建統治秩序,曾這樣無恥地說:我這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天津地區的具體化!”④在“劉青山思想”和“英明領袖張專員”的影響和拉攏下,天津地區黨組織的黨風被嚴重敗壞。不少黨員幹部中瀰漫著比闊氣、比享受、比生活的不良風氣,貪汙、腐敗、揮霍等現象非常嚴重。後來,經查處,天津地區14個縣鎮中有10個縣鎮的主要領導幹部受到處分。有一些黨員懾於劉青山和張子善的權位,對其所作所為敢怒不敢言;有人堅持正義,及時反映情況,提出不同意見,結果受到劉青山、張子善的打壓。天津地區財委會的一位辦事員,發現劉青山、張子善在財務報銷中存在問題,曾直接向張子善反映,反被張子善訓斥一頓。辦事員據理力爭,與其大吵一架,結果招致長期被排擠、打擊。天津地委組織部副部長盧鐵,由於多次反對劉青山、張子善挪用公款進行所謂的“機關生產”,而在工作中經常受到排擠,並被調到安次縣任縣委書記,成為劉青山、張子善在地委機關排除的一個異己。

第25節;新中國“反腐第一刀”再反思

雖然劉青山、張子善一唱一和,在天津地委、專署獨斷專行,營造成了唯我獨尊的“獨立王國”,但有一批堅持原則的共產黨員,對其違法亂紀行為,始終在堅持不懈地進行著鬥爭。當時的天津地委委員、行署副專員李克才,這位從戰火硝煙中走過來的老黨員,雖然因堅持原則多次受到劉青山、張子善的排擠,但他沒有向兩人的專制作風和排擠打壓屈服,1951年年初他開始向上級反映劉、張的問題。雖歷盡周折,但逐漸引起河北省委的重視。1951年夏季,中共河北省委決定調動劉青山、張子善的工作,但此時兩人都希望自己留下,把對方調走,誰也捨不得現在這塊“肥肉”,以至於卑鄙無恥地上下左右拉攏,互相排擠。最終兩人鬧起內訌,內部矛盾重重,“機關生產”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

最後,劉青山被調任中共石家莊市委副書記,張子善任中共天津地委書記,但這種由調動引起的反常現象,使河北省委進一步意識到劉青山、張子善問題的嚴重性。1951年10月,中共中央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決定:在全國各條戰線開展一個精兵簡政、增產節約運動。隨著增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