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需要動機(1)
———民主的環境,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
學習要抓住基本知識:即不好高騖遠,而忽略基本的東西。喜馬拉雅山是世界著名的高山,因為它是建立在喜馬拉雅山之上,盤基廣大高原之上的一個高峰;假如把喜馬拉雅山建立在河海平原上,八千公尺的高峰是難以存在的,猶如無源之水易於枯竭的。
———徐特立
學習動機是與滿足學習需要有關的活動動力,是激勵孩子學習的理由。它是在一定誘因條件下,意識到需要而產生的。能夠啟用孩子學習需要的誘因有兩類:外部誘因與內部誘因。
外部誘因包括社會、家庭與學校誘因。家庭對孩子學習動機的形成具有基礎性的影響。如果家長認為“讀書沒有用”、“賺大錢才是好樣的,而這不一定需要學習好”,就很可能使孩子建立消極的文化知識價值觀,將透過學習動機長期對孩子的學習有不利影響。家長文化層次較高,家長業餘時間用於學習較多,關心孩子學習,孩子的學習成績就很可能較好。
內部誘因是孩子的學習目的與自我期待。孩子如果能從學習的過程本身獲得快感,這將是最理想的情況。另外,家長對孩子的期待經常能內化為孩子的自我期待。例如,美國著名運動員劉易斯十幾歲時就夢想著有一天能打破比蒙創造的米的跳遠世界紀錄,他經常去量這個長度。但他參加比賽後連續失敗了幾次。回家後劉易斯痛哭失聲:“我輸夠了!輸夠了!”劉易斯的父親教子有方,他笑著對劉易斯說:“夥計,那麼現在你惟一要做的事就是開始贏!”劉易斯將父母的期望轉化為動力,他真的開始贏了,不僅以1米打破了比蒙的紀錄,而且連續4屆奧運會都獲得了跳遠金牌,創下一項奇蹟。
《關於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則》中明確指出,家長在教育子女時,“既要樹立和利用自己的權威地位,又要尊重子女的人格尊嚴,以平等的態度處理家庭教育中的各種問題。”
家庭環境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個社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帶著強烈的求知慾來到這個世界,他們想更多地瞭解自己以及周圍的環境。大多數父母都珍視親自陪伴孩子學會坐、爬和下次的機會,力求為孩子營造良好民主的學習氛圍。他們總是握住孩子的手,鼓勵他們進行艱難和嘗試,併為他們的成功而喝彩,當這些孩子進入學校後,如果父母能一如既往地幫助和支援他們,他們就會表現出強烈的學習意願。如果家長與孩子結成夥伴關係,更容易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和動機。
對於成人來說,有了動機和激情,才不畏生活中的各種挫折和失敗去創業。同樣的道理,用在孩子身上也一樣,有了學習動力和激情,他才能紮根在學習的土壤裡,把自己的聰明才智奉獻出來,那才是真正的學習!當孩子喜歡上學習,就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清華高考狀元王晨能考出那樣的好成績,與家庭民主的環境密不可分。王晨談到母親對自己的教育時寫道:
我的母親和天下的母親一樣,深深地愛著我。早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聽她對爸爸說:不要把孩子看得很幼稚,也不能和孩子老講大道理,更不能實行高壓“統治”,把大人的觀點強壓在他頭上,讓他必須聽從我們的指揮。我們做父母的,應該和孩子共同成長。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這話一點不錯,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上學後我迷上了電腦,發誓長大後要當個電腦專家。為了能多出時間來玩電腦,我只有在學習方法上下工夫,媽媽說過,我玩電腦是建立在完成作業的基礎上。
在學習上,父母從不給我增加任何壓力。而是用實際行動,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告訴我怎麼去學習,那就是:學習要講究方法,養成好習慣最重要。就這樣,上初中和高中後,因為我興趣廣泛,業餘生活也就豐富多彩起來,打籃球、計算機程式設計、圍棋、繪畫等都很拿手,但我會學、會玩,雖然我有這麼多的業餘愛好,絲毫不影響我的學習。我覺得這是由於我仍然保持著良好的學習習慣的緣故,就是學習時不想別的,只專心學習。學習完了就玩。即使在高考前,父母也沒有像其他家長那樣,讓我戒掉打籃球、看電視、玩電腦等等我業餘喜歡玩的愛好。
每天晚上我看完書後。就做我自己的事情,說也奇怪,父母這種民主的管法,不但沒有讓我放鬆對自己的要求,相反我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上高中後,只要碰上學習和其他事情,我會毫不猶豫地向媽媽敞開心扉,將校內校外所碰到的事情和她交流。每次她總是微笑著傾聽,看到媽媽聽得那麼認真,我的